——1951年,新中國的國民經濟開始出現明顯的好轉,工農業總產值比上一年增長百分之十九,交通運輸也有了較大的發展。這年的財政收支相抵,有了十億六千萬元的結餘。這是新中國財政第一次出現收支平衡且略有結餘的一年。
——1952年,新中國經濟的恢復工作已經勝利完成,國家財政經濟情況已根本好轉。在這個時候,對於中國的國民經濟而言,若要進入一個大規模的計劃建設時期,基礎已經具備了,有利的條件也有了。
1949年至1952年,對周恩來領導的政務院來說,是一個最嚴峻的考驗期,一場嚴峻的考驗下來,周恩來領導下的人才濟濟的政務院,已經交出了一份初試的滿意答卷。
無論多麼困難,周恩來等中共領導人交出來的經濟答卷,中國人有目共睹,全世界有目共睹——它絕不是一張不及格卷,更不是有人預言的“0分”卷。
對這張卷子的分量,周恩來做了一個讓人無可辯駁的概論:
“帝國主義再三地認定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將被這些看來是無法解決的難題所壓倒,而不得不向他們求救。但是,一年來的經驗證明:帝國主義的預言家是破產了;中國人民在經濟戰線上如同在軍事和政治的戰線上一樣是勝利了。”
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恢復,中共中央決定,要不失時機地開展大規模的有計劃的經濟建設。
1951年2月中旬,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做出了“3年準備,10年計劃經濟建設”的重大決策。按照這一決策,周恩來領導下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開始編制中國社會發展的第一個五年計劃——這是新中國的第一幅建設藍圖。
決策有了,接下來政務院立即組織人手著手編制“一五”計劃。經周恩來提議,成立了一個由6人組成的核心領導小組,他們是:
周恩來——政務院總理
陳 雲——副總理兼中財委主任
薄一波——中財委副主任
李富春——中財委副主任
聶榮臻——代總參謀長
宋劭文——中財委計劃局局長
六人小組,以周恩來和陳雲為首,由陳雲具體領導。在周恩來的督促下,中財委加緊研究制定“一五”計劃的方案。透過摸底、研究、討論,到1952年6月,各大區和各工業部門上報的經濟建設指標已經匯總到中央財經委員會。根據這些指標和中國人民渴望早日告別貧困落後狀況的願望,中財委很快擬出了《1953年至1957年計劃輪廓(草案)》。
六人小組成員宋劭文後來深有感觸地回憶:
首張“考卷”(3)
在這個草案中,對我國鋼鐵、機械、煤炭、石油、電力、化學、電器製造、輕紡、航空、坦克、汽車、造船等工業,提出了具體建設指標和要求,對重大水利、鐵路、橋樑建設也做出總體規劃。
透過“一五”計劃,擬擴(改)建與新建若干個重工業區,即以鋼鐵和機器製造工業為中心的鞍山、武漢、包頭3個區域,以石油化工、有色金屬和機器製造工作為中心的蘭州區域,以動力裝置、重型機械製造工業為中心的哈爾濱、瀋陽、齊齊哈爾、西安區域,以化學工業為中心的吉林區域,以煤炭和採礦裝置製造為中心的撫順、大同區域,以及以機器製造為工業中心的洛陽、成都區域,已初步形成我國工業建設的新框架與大致合理的佈局。
草案出來以後,周恩來於7月10日致信毛澤東並劉少奇、朱德、陳雲等人:我擬將工作重心放在研究五年計劃、外交工作方面,其他工作儘量推開。
周恩來之所以這樣急於“將其他工作儘量推開”,是因為他不僅要專心領導當務之急的“一五”計劃工作,而且計劃制定出來以後,還需儘快趕赴莫斯科,徵求蘇聯“老大哥”的意見。畢竟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方面,蘇聯比中國早進行了30多年,他們有著較為豐富的經驗。況且,新中國的建設必須得到蘇聯政府的援助。
為做好這些工作,周恩來感覺自己分身乏術,這才向毛澤東和中共中央提出調鄧小平到京,“主持一個時期”。周恩來對鄧小平的為人和能力是很瞭解的,他認為,鄧小平來京幫他,“這是最理想的辦法”。
在周恩來的加緊主持下,8月11日,《中國經濟狀況和五年建設的任務(草案)》總算完稿。基本內容有五項:
一、中國經濟概況;二、五年建設方針;三、五年建設的主要指標和主要專案;四、長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