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各省督軍說話,力阻保守派種種挑撥離間,否則洋務運動的多項改革根本不能展開,這在歷史劇《走向共和》也有交代。30 多年後,攝政王載灃真的要殺袁世凱,卻已殺不了,這也算不上是完全私怨,因為那時大清倒真的要亡國了。

這種無可選擇的、並非建立於西式社會契約基礎上的“互信”,多少是儒家鼓吹君臣思想的功勞,也有大中華民族主義的影子,後人似乎不能單以一句“愚忠”或“權謀”交代一切。革命文學過分著墨朝廷的權謀、臣子的愚忠,反而顯得革命的一方沒有大局觀,讓今人懷疑已在自我完善中的清政府其實不值得被推翻—這資訊在《走向共和》隱約出現過,這正是它受爭議處之一。總之,《投名狀》有太多引而不發的情景,令主角三人的兄弟情缺乏合理的時空維度,頗有被掏空了的不真實感,一切電影不便說的固然意在言外,但對觀眾來說,卻是意猶未盡。

延伸影畫:

* 《太平天國》'電視劇' (中國/2000)

* 《刺馬》(中國香港/1973)

延伸閱讀:

* 《極樂誘惑——太平天國的興亡》(赫連勃勃大王:同心出版社/2008)

* 《太平雜說》 (潘旭瀾:百花文藝出版社/2000)

* 《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 (呤唎/王維周譯:上海古籍出版/1985)

印度之旅

時代背景 約公元1928 年

地域背景 印度(英屬)

原著小說 A Passage to India ()

電影製作 英國/1984/163 分鐘

電影導演 大衛·裡恩

電影編劇 桑撒·拉米·羅

電影演員 維克多·班納傑/ 詹姆斯·福克斯/ 朱迪·戴維斯/ 佩吉·阿什克羅夫特

劇情簡介 兩名同情第三世界的英國貴族婦女到印度探親,透過新結識的印度人阿齊茲醫生了解當地文化。在參觀神秘的巴拉馬古洞時,發生阿齊茲涉嫌*女主角的懸案,英印雙方壓抑的種族主義被喚醒,最後女方承認是幻覺,兩族關係卻墮入新低。

尋找“他者”的故事

近年,亞洲電影節不斷推介伊朗、土耳其、泰國等國的電影,其實老牌導演大衛·裡恩的最後作品《印度之旅》(A Passage to India ),也是新一代閱讀亞洲的進階選擇。有緣重溫這電影,是因為備課時讀過一本由學者王寧等編輯的《全球化與後殖民批評》的學術結集,內有陳紅博士將電影同名原著小說的作者福斯特(),說成是“完全站在白人立場說話”,這立論和筆者從前的認知頗有出入,因此才找來VCD 進修。遲有遲得,我們遲至21 世紀才看這經典,原來更容易證實文化研究常說的“他者”(The Others),實在不可能是一個靜止的觀念。假如不同的人在《印度之旅》原版小說出版的1924 年、電影上映的1984 年、以及今天的21 世紀看同一出《印度之旅》,必會找出心目中的不同“他者”,從而釋出不同的結論。

宗教古洞內的身份覺醒

未說“他者”前,我們應交待《印度之旅》原著的佈局。表面上,它的情節不算複雜,但含義有頗多留白,更牽涉到不少深層心理學問題,就算是拍慣《沙漠梟雄》(Lawrence of Arabia )、《桂河大橋》(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等場面壯麗的歷史大片的一代名導演大衛·裡恩,也難以將這個看似平平靜靜的故事/ 寓言輕易化成影像。故事的時代背景,設在英國殖民統治印度開始動搖的20 世紀20 年代末,講述一名英國婦女和她未婚夫的母親結伴到英國統治的印度帝國本部旅遊,探望在那裡當地方法官的未婚夫/ 兒子。兩個女人都算是“好人”、有心人,都同情被歧視的本土印度人,她們感到和當地高高在上的白人統治階層格格不入,因此刻意打入印度群眾。在這帶有目的性的心態驅使下,她們視認識不久的印度醫生阿齊茲為好友,並獲對方邀請,參觀神秘的傳統印度宗教聖地巴拉馬古洞。在參觀過程中出現重重誤會,兩大文明社交聯誼的目標開始迷失,老婦的體力逐漸不支,先告離開,少婦則獨自前往古洞,在洞內聽見重重回音,產生幻覺,居然以為印度醫生打算對她性侵犯,大驚之下逃回白人小區、其實也是要尋回白人懷抱,在同胞簇擁下,決定控告阿齊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