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陽城內宋陽一聲令下,剩下的戰俘一個不剩,統統被押上城頭,以短繩纏住腳腕倒吊城頭。
就憑著幾百個番子俘虜,不可能會攔住吐蕃大軍的火攻,不過當大火起時先燒死一批他們自己人,這件事只想一想就讓青陽守軍覺得高興!
天空變得忽明忽暗,一片片油罐從番子手中飛舞而起,幾乎一片落地同時,第二片又告擲出,而這次的攻勢來自圍成的番軍各部,不分東南西北,油罐從四面八方飛砸青陽。
和上次投繩相似的是,這回敵人仍是把油罐砸上城頭,番子想要個囫圇地青陽以彰顯大軍威德,只燒城頭藉機攻門。
負責衛戍的青陽士兵早就得了主將的命令,在番子投繩開始不久後便撤了下來,集結於城內。超過二十萬人的投繩,即便青陽戰士都生出三頭六臂也阻攔不住的,他們要燒城頭就讓他們去燒吧,只要死死守住四門,敵人依舊進不來。
此刻城頭空不設防,但不虞敵人會趁機填河爬城……城頭上已經佈滿是火油,番子真要敢往城頭上爬,青陽人可不介意一支火炬上去幫他們把這場火放起來。
番子的投擲之術參差不齊,也有不少油罐落入城內,對此青陽人早有準備,大群的勞役與士兵揹負沙袋,四處去鋪蓋摔碎在城中的火油,以防城內起火。
兩個時辰轉眼而過,番軍陣中號角變化,各個方向都衝出火箭射手,持弓縱馬疾馳上前,片刻之後一道道燃火箭矢飛上城頭,耳中只聽到‘嘭’地一聲悶響,一蓬大火陡顯於天地!隨即番兵陣中掀起一陣轟轟蕩蕩的歡呼。
場面壯觀且詭異,熊熊烈焰灼燒於青陽四牆,一層層火焰隨著火油的流淌;從城頭鋪下長牆,變成燃燒的瀑布,看上去觸目驚心。所幸的是,在見識過先鋒投繩之後,火道人就提前想到過會如此,這些天裡調動勞力沿著內牆、圍城一週臨時挖掘了一道溝渠,阻斷了油路和火路。
大火之中,青陽城牆開始發出嘎嘎地悶鈍響聲:城牆是土石壘成、城門由鋼鐵鑄就,它們都不怕火,但烈焰襲來溫度暴漲之際,城牆和鐵門都告膨脹,鐵門脹動得比石牆更兇猛,巨大的擠壓力量,讓城門四周的石牆爆開一道道猙獰裂隙……
城內暫時什麼也做不了,但番子不會等,號角重重大軍湧動,投繩陣勢散開,一架架裝滿沙袋的大車輪碾滾滾,被士兵們推動著直奔青陽而來,番子開始填河。
護城河水漆黑、腐臭。
青陽的護城河水是從前方百多里的一條大河中引來的,本來是活水,水勢雖然算不上湍急,但流淌得絕不慢,可是番軍一路打來,攻陷了前方的河口、關閉了水閘,活水變成了死水,早在之前那十萬先遣到來前河水開始變質發臭,連日來漸漸乾涸,現在河道內只剩下六成水,這還是南理雨水充沛的結果,若非經常下雨,護城河怕是早就見底了……
十萬番子先鋒大敗之後,吐蕃主力遲遲未動,拖了這許久才攻過來,就是在做諸般籌備。常春侯宋陽現在南理算是一塊金子招牌,如今這塊招牌掛到了青陽,番子就要畢其功於一役,徹徹底底把它摧毀。大破鎮西王在前,圍剿常春侯在後,兩個圖騰被打掉,對以後的戰事都會大大有利。
事先準備充分,加之人數眾多,彷彿螞蟻運糧般的,吐蕃大軍忙碌卻有序,無數沙袋被投入護城河。流水難阻死水易填,而吐蕃人也不用把護城河全部填死,只需要擂實、搭出四條大路能供大軍同行即可,前後還不到兩個時辰便告完工,此刻城頭上大火依舊,但牆上的流火已經燃盡、熄滅,番軍主帥一聲令下,戰鼓與號角驚天動地,番兵齊聲吶喊,力士結隊推動檑門木車攻門。
四座城門同時遭受猛攻。
外牆流火熄滅之際,內牆也告平靜,城中忙碌一片,一根根巨大的圓木斜斜架起,死死撐住大門。鐵門高溫未散,圓木頂上去立刻冒起一蓬黑煙,偶爾還會晃起幾道火苗……肉眼可見的,隨著番子一次次的撞擊,城門周圍的磚石簌簌掉落,任誰都知道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城門怕是堅持不了太久了。
宋陽、金馬、阿里漢、劉厚,分別帶隊各守一道城門,宋陽負責正面、也是敵人攻勢最猛烈的西門,龍雀寶刀斜背身後,宋陽沒什麼表情,只是靜靜地站著,等待一場廝殺。
*J
第一一七章 檑木
第一一七章
檑木
羅冠被調去隨身保護金馬了,宋陽身邊是七上八下哥倆,齊老大手中攥著把鬼頭大刀,就算這樣的時候也擋不住他那張嘴,給宋陽出主意:“侯爺,您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