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福說:“去了,你就知道了——我要不領你去,別說是這輩子,就是下輩子你也去不了那個地方的……”

那女子一聽,就來了興致,蹦蹦跳跳地,就跟著鄭滿福一起,就來到了“大滿洲國帝宮”的門前。

當宮前護衛上前阻攔時,這鄭滿福眼珠子一轉,指著那煙花女子對宮前護衛說:“萬歲有旨,叫我帶她入宮見駕——你等阻攔,若是萬歲爺怪罪下來,那可是掉腦袋的罪過呀……”

當時,宮前護衛也懷疑他是假借皇上口諭的,但又怕因此掉了腦袋,就都未敢阻攔。

就這樣,鄭滿福騙過了宮前護衛,帶著那個煙花女子,悄悄地溜進了“帝宮”。

而且,這鄭滿福領著那個煙花女子,在那“帝宮”裡,簡直如入無人之境,甚至比在他的家裡還要自在——他們倆繞著“勤民樓”大殿,轉了個六夠之後,正要去後宮“緝熙樓”的時候,不巧被一個姓李的“隨侍”給撞見了!

卻說這“李隨侍”,那可不是“一般二般”的隨侍——他的幸運,恰恰是來自那溥儀不幸的境況!

說起那溥儀到了新京之後,雖說當了“康德皇上”,但那光景,與在北京紫禁城的時候,簡直是天壤之別。

就說“皇上”的那些隨侍吧——有日本關東軍司令部派去監視他的;有被日本間諜收買做了“情報線人”的;也有的是“屬牆頭子草隨風倒”的……反正多是各懷個的心事,真正可信可靠的,也不過那麼兩三個了。

——這李隨侍,就是那溥儀“親信”隨侍中的一個!

真也是“不是冤家不聚頭”!

偏偏,這李隨侍與那鄭昌亮鄭大人,又結有舊怨。

在前清宣統年間,那鄭昌亮鄭大人仗著自己是隆裕太后身邊的紅人、又是兩朝*,總是瞅著這李隨侍眼皮子發青,隔三差五地,不是到太后那兒去說他的壞話,就是到皇上那裡去揍他的本……

這李隨侍一直想找個茬兒,出出這口惡氣。

那時,因為有太后罩著,別說是他一個小小的隨侍,就連那小皇上也咋著不了他鄭昌亮啊!

到了新京之後,那鄭昌亮雖然成了“帝宮”的重臣,但這“李隨侍”非常看不慣他那做派——每當看見他衝著那些日本人點頭哈腰、“太君長、太君短”的,拿那小鬼子比他親爹還親的樣子,這“李隨侍”就氣不打一處來,就想找個茬兒,好好地收拾收拾他。

然而,仍是無奈——時下,那鄭昌亮位高權重,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也把他咋著不了……

如此說來,這“李隨侍”與那鄭昌亮鄭大人,有舊仇,也有新怨……可是後來,這“李隨侍”卻看破了“紅塵”。

——“李隨侍”常常這樣想:雖然現在號稱“大滿洲帝國”,這疆界大小不說,可它已經成了日本人的天下了,實際上已經是國破家亡了……

——不知自打什麼時候起,“李隨侍”的心靈裡,擠滿了這樣一種情緒:處在這種令人感傷、讓人生悲、兩眼悽慘的境況之中,再搞“窩裡鬥”……讓那幫小洋鬼子看笑話兒,那還叫人嗎?

——在多少個不眠的長夜裡,這“李隨侍”孤苦伶仃地站在空寂的“帝宮”裡,他默默地問天、問地、問自己的良心……

人的行為,總會是受思想所指使的。

這“李隨侍”想開了之後,早就不想再為那些舊仇、新怨什麼的傷腦筋了。

這次,這“李隨侍”撞見了那鄭滿福犯了大忌,本該是他“收拾”、或“除掉”鄭昌亮的天賜的良機,可是,他不想再鬥氣了——他,本想把鄭滿福和那煙花女子,悄悄地攆出宮去,也就算了。

可那不知天高地厚的鄭滿福,卻與這“李隨侍”爭辯、頂撞、竟然還口出狂言,惡語傷人!

再怎麼著,這“李隨侍”也是皇上身邊的大紅人呀,連“帝宮”中的重臣們,都會敬畏他幾分的,一般都不與他爭執呢,更何況你這個無官無品的鄭滿福?

此時,只見這“李隨侍”氣得臉色醬紫,嘴唇發顫,他當即責令宮中護衛,把鄭滿福和那煙花女子看管了起來,他自己卻急匆匆地直奔後宮——看樣子,他一定是到皇上那兒“奏本請旨”去了!

——鄭滿福這才知道自己闖下了大禍!

他見勢不妙,就不惜重金買通了看管他們的宮中護衛,與那煙花女子一起倉皇逃出了“帝宮”……

鄭昌亮聞知此事,渾身發抖,兩腿一軟,一屁股就癱坐在了地上!

因為鄭昌亮深知:當今的皇上溥儀,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