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心守國,聽憑楚國侵凌中國,是辦不到的。何況,晉為姬姓大國,常以《詩·六月》裡“王於出征,以匡王國”自命,是根本不能容忍南蠻楚國駕凌諸夏之上的。只要楚不退回江漢一帶,只要楚還在諸夏擴張,晉楚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當年與齊桓公臨陣而未戰,只是當時楚的勢力還不夠大,還沒有根本動搖諸夏的控制權。可如今不同了,齊由於五公子爭立,因內亂而再無齊桓公時的霸氣,秦偏安河西,秦穆公雖強,可是還暫無東向的志略,關注點還在於廣闊的西部。拯救諸夏的歷史重任就責無旁貸地落在晉文公身上。因此,在宋向晉示好時,雙方一拍即合,遏楚兵鋒的突破點就在於使宋去楚歸晉。

宋與晉親,在楚成王看來,是一種嚴重的背信棄義行為,更是對其在中原霸權的挑戰,如果聽任宋的離去,那麼將很難穩固才歸服不久的諸侯。因而,必須加以阻止。就在宋背楚親晉之後的不久,楚成王三十八年冬,楚就派兩大將,令尹子玉,司馬子西帥師伐宋,圍緡。是否取緡,史不載,但後來,子玉帥師從魯僖公伐齊看,應當圍了不久就退了。

或許正是因為,這次伐宋不果,沒有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