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者肅而寬,忠而能力”又預料到重耳將會繼承君位,“天將興之,誰能廢之,違天必有大咎。”是不可殺的。子玉就請把咎犯留下來,這樣以後即便交兵,重耳也會失去一個臂膀,楚成王還是不同意。最後,重耳居楚幾個月後,晉懷公從秦逃回晉國,秦穆公就派使至楚召重耳,打算護送重耳回晉國即君位。楚成王就禮送重耳出境了。

這次,楚成王終於見識到中原大國雄主的氣局了,其對齊桓公小白的遺憾或許可以消除一些了。歷史雖然將齊桓公、晉文公、楚成王、秦穆公四大雄主同時相聚鏖兵,但終究只安排了晉文公與楚成王的正面對決。與齊桓公的擦肩而過,與秦穆公的遙不相問,不失為英雄的缺憾。這樣或許也好,要是如三國魏晉南北朝時群雄蜂起,生死相爭,英雄遲暮定會多很多荒野白骨。

重耳到秦國後,在秦穆公(任好)發兵護送下,在楚成王三十六年(…636)的二月,就回到了晉國,強立為晉君,驅逐並殺死了他的侄子晉懷公(子圉),是為晉文公。晉文公即位後,得到內外的擁護,又有趙衰、子犯、賈佗、先軫、司空季子等賢士的輔佐,晉國很快安定下來,在即位的第二年春(…635),同秦穆公一起,助周襄王剷除王子帶的內亂後,在諸侯間的威信就開始樹立了。要知道,晉國本來就是諸夏大國,在曲沃武公(名代)與晉獻公(名詭諸)長達六十多年的時間裡,累積了國力,晉惠公(名夷吾)在位十四年,內不寧,外不安,與秦穆公又你來我往打了幾次,雖然如此,還沒有把晉的家底敗完。在重耳的精心治理下,晉國很快就恢復了元氣,逐步將視覺轉到了對外爭霸上了。一出驚心動魄的爭霸大戲即將在中原的舞臺上演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九、子玉敗兵(1…9…1)

九、子玉敗兵(1…9…1)

楚成王三十八年(…634),魯僖公(莊公少子,名申)由於齊孝公先後入侵其西鄙和北鄙,雖然暫時讓展喜犒勞齊師讓齊孝公許平而還,可心裡還是不心甘,又擔心齊再入侵,於是,讓派東門遂(魯莊公之子,又稱公子遂,東門襄仲、襄仲、仲遂、東門氏,魯上卿,稱為“東門”蓋軍將營治國門故也)、臧文仲(即臧孫辰,魯孝公玄稱,父伯氏瓶)入楚乞師,楚成王派子玉(楚令尹成德臣)與申侯(申公叔侯,又稱申叔,非申國國君)以伐宋之師於這年冬伐齊,在魯僖公的統一指揮下,打敗齊師,取榖(今山東東阿縣舊治東阿鎮),把公子雍(齊桓公子)安置在那裡,由楚申公戍守。由於與齊孝公的矛盾日深,齊桓公的七個兒子也逃奔到楚,楚成王皆任其為上大夫。這樣一來,楚國的勢力在東邊就擴大到魯。

早在同年秋,楚成王派子玉與鬥宜申帥師向西,一舉滅掉了夔國,將夔子虜回了楚國。夔與楚同姓,在今湖北省秭歸縣夔子城一帶。起因是夔子不祀楚的先祖祝融與鬻熊,楚成王派人責讓夔子,夔子居然大言不慚,說什麼,先王熊摯有病時,曾祈禱過鬼神,可是病依然沒有痊癒,表明,鬼神不赦其過,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竄於夔,就與楚隔絕了,就沒有必要再祭祀楚的先祖了。夔子說這樣的話當然不能免禍,給了楚成王一個合理的藉口,興師伐罪。

此時,在中原,鄭、許早已歸服,宋在宋襄公死後也與楚盟,陳在成王三十五年(…637)、三十七年(…635)連續兩次派兵征伐後,也臣服於楚。至於蔡及漢陽諸姬,也在齊桓公逝世後,中原無主,知趣地臣服楚國。這時可以說,楚國的勢力範圍,幾乎涵蓋了黃河以南、孟津以東的廣大地區,大國中,只有齊、晉、秦還獨立於楚勢力之外。在齊桓公逝世後的十年間,楚經過伐宋、伐陳、伐齊與早先的伐許,在中原打下了一片江山。如果說楚武王的主要功勞在於內部治理,楚文王在於把勢力範圍拓展到漢陽一帶的話,那麼,楚成王則是把楚國帶向了中原,並遠及齊魯。楚國的強國、大國地位,是楚成王奠定的。如果不是接下來的城濮大戰意外敗給了晉文公,春秋五霸的第二霸當是楚成王。只是,楚成王還沒有像齊桓公那樣九合諸侯,就過早地遇上了他曾惺惺相惜、厚禮相遇的英雄,讓他爭霸的戰車嘠然而止。

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雖然宋成公與楚盟,可是心裡並不服,只是迫於一時楚軍的威脅,在晉文公重耳返國即位後,晉國就穩定下來,由於上次晉文公過宋時,宋襄公曾厚遇晉文公,晉文公當然也知恩圖報,且看到楚國的勢力越來越大,諸侯們紛紛臣服於楚,連魯也向楚救援,晉文公實在坐不住了,要知道,晉文公以及手下的那幫人都不一般,大都經過長期流亡和殘酷*的歷練,要他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