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大概就是天子的行孝。《甫刑》說:‘天子能行善盡孝,那麼民眾也都有賴於他的行善了。’”
【講讀】
從《天子章》開始,孔子論說不同層次的人的孝道,即自天子而下,至於諸侯、卿大夫、士,乃至庶人的行孝奉親之事,一共講了五章,所以又被稱為“五孝”。古代天子最尊,因此首先是論說天子的孝。
一、天子要以身作則
1。 子曰:愛親者,不敢惡於人。
《注》:“博愛也。”“愛”,愛戴、關愛。“親”,指父母,下文同。“惡”,憎恨、厭惡。
孔子說,天子自身關愛父母,對於他人不敢憎恨厭惡。——天子要有博愛之心,且要有博愛之行。天子還要廣施教化,使得天下的人都關愛自己的父母,都不敢憎惡他人。這就要先從自己做起,從自己家庭做起,否則談不上博愛。
這裡還要注意的是本章的“子曰”,一直由本章通貫至下面的第六章,即由第二章至於第六章均是“子曰”的內容。如皇侃曰:“上陳天子極尊,下列庶人極卑,尊卑既異,恐嫌為孝之理有別,故以一‘子曰’通冠五章,明尊卑貴賤有殊,而奉親之道無二。”在古文《孝經》中可以看到,第二至第六章的每一章都在開頭有“子曰”兩字,今文《孝經》則沒有。
2。 敬親者,不敢慢於人。
《注》:“廣敬也。”“敬”,尊敬、敬重、恭敬。“慢”,侮慢、怠慢。
這是說,天子自身敬重父母,那麼這也就是天子在施教化,使得天下的人都不敢侮慢於他人了。孔子指出,天子要從自身做起,行愛敬父母,那麼自己就不敢侮慢他人了,同時也教化其他人對父母的愛敬,並且也不敢侮慢其他人了。
此有兩點可明:由天子生髮的“愛親”、“敬親”,延伸為天子的“不敢惡於人”、“不敢慢於人”,這是對他人的博愛與廣敬,由此也就有了對百姓的普遍的愛與敬了。此其一。由天子這一表率,再轉換為他人之間、民眾之間的博愛與廣敬,社會出現了彼此之間的愛與敬。此其二。
二、施教化,作表率
1。 愛敬盡於事親,而德教加於百姓,刑于四海。
《注》:“刑,法也。君行博愛廣敬之道,使人皆不慢惡其親,則德教加被天下,當為四夷之所法則也。”
“事”,奉事、服務、侍候。“加”,施加。“刑”,效法;或說通“型”,表率、典型、榜樣的意思。這是說,天子竭盡了愛與敬來奉事父母,而將道德教化施加到百姓。天子成為四海之內效法的榜樣、表率。
2。 蓋天子之孝也。
“蓋”,此指大概、約略。此句意思是,這就是略言的天子孝道。《注》:“蓋,猶略也。孝道廣大,此略言之。”以下三章均有此“蓋”字,用法含義同此處。
三、 引《尚書》深化意蘊
《甫刑》雲:“一人有慶,兆民賴之。”《注》:“義取天子行孝,兆人皆賴其善。”
《甫刑》,又名《呂刑》,為《尚書》的篇目,今《尚書》有《呂刑》篇,而無《甫刑》篇。《疏》:“案,《禮記·緇衣篇》孔子兩引《甫刑》辭與《呂刑》無別,則孔子之代以《甫刑》名篇,明矣。”《呂刑》是周穆王的大告天下的誥詞,強調了要依據刑律定罪,要採用中刑,而不要濫施刑罰。這在周穆王之世,起到了由亂變治的重要作用,被認為是我國曆史上最早的系統的刑罰文獻,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因為誥詞是採納了為相的呂侯的意見,史官便稱為《呂刑》,呂侯又做過甫侯,所以又稱為《甫刑》。又“一人”,指天子。“慶”,善、吉。“兆”,十億曰兆,泛指民眾們。“賴”,依賴、依靠。
此句是說,天子一人行善盡孝,那麼民眾們也都獲利,而得到天下的太平吉祥了。孔子運用到《孝經》裡來,幫助論證自己的觀點。
四、《天子章》現代啟示談片
孔子將孝道進行了理論化、系統化、模式化的建構,並將其內部分析為五層,即是“五孝”,而其中最高層次的便是天子之孝。孔子首先從論說天子的行孝:一是天子應該行孝道,並由這種孝道推廣出去,教化開來,形成一種博愛與廣敬。二是由自己的博愛與廣敬,教化感化他人,而變化為普遍的社會的博愛與廣敬。三是著重揭示高勢位的行孝對下面的影響是巨大的,效果是不可低估的。
今天人們早已經沒有了那一套陳腐的天子、諸侯、卿大夫等的分別了。但是孔子的智慧依然能啟示我們,社會上層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