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之後,事情太多,輿論控制的事情,一是顧及不到,二是沒有想得那麼深。
此時,聽到兒子講述的話之後,朱元璋便重新重視起這個事情來了。
輿論控制,也就是話語權的問題,一個不好,那是會動搖王朝統治的根基,絕對不能馬虎的。
一如兒子所說,青苗法的好壞,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在朱標說完之後,朱元璋皺著眉頭,緩緩地說道:“一凡說得沒錯,這個事情必須要重視,得抓起來才行。”
在問了朱標,沒有別的事情之後,他就讓朱標去休息了。而他自己,則提筆開始寫起字來。
快要到傍晚的時候,朱元璋忽然又傳旨,召方孝儒覲見。
都快散衙了還召見,對於當今皇帝來說,那是一點都不稀奇。方孝儒接旨之後,不敢怠慢,猜測皇帝是因為香山縣的事情,於是,他立刻匆匆趕去覲見。
果然不出他所料,朱元璋召見方孝儒,確實是問有關香山縣的事情。
如同當時李善長所猜測的,朱元璋雖然相信朱標,但是,他還是要從其他人那邊再次核實香山縣的情況。
方孝儒一聽朱元璋的問話,便立刻用敬佩萬分的表情奏道:“陛下,香山縣真乃曠古未有之治政奇蹟也……”
說著,他就把他在香山縣內的所見所聞以及所想,滔滔不絕地說了起來。那言語之間,哪怕都已經回到京師了,依舊是充滿了震驚和振奮。
當然了,他和朱標畢竟是兩個人,雖然去了同一個地方,但是看到的,體會更深的,肯定是有所區別的。但是總體上來說,那也大差不差。
總之,香山縣的一切,真得是讓他認為,是曠古未有之奇蹟!
等到方孝儒出宮的時候,天都已經黑了。
第二天一早的時候,朱元璋又召見了宋濂,同樣問他有關香山縣的事情。
宋濂一聽皇帝問這話,哪怕他都年紀一大把了,也立刻露出了激動之色,當即奏道:“陛下,老臣得此香山縣一行,真不枉此生也!”
說著,他就從他這個角度,巴拉巴拉地給朱元璋彙報了起來。言語之間,同樣充滿了敬佩之意。
說到最後,他更是在朱元璋面前豎了大拇指讚道:“駙馬真乃大才也!相比之下,老臣的學問,便是小道了!”
治國治民之術,強國富民之法,這是大道!詩詞歌賦,相對來說,就是小道了。
此時,朱元璋都聽得有點意外。宋濂可是元末明初三大文豪之一,他竟然如此推崇自己的女婿,該是香山縣的一切,太過震驚他了吧!
朱元璋可是記得,當初自己點駙馬的時候,宋濂也在。張一凡做出了那首詞,宋濂確實也是欣賞,但是遠不到如今這個態度。
看來,那個香山縣,真得很好!
想著這些,朱元璋甚至都有點嚮往,有種自己也親自去一趟的衝動。
不過,他畢竟是皇帝,輕易不好離京,這個想法也就只能想想而已。
在宋濂退下之後,朱標又召見了錦衣衛指揮使毛驤,從他這個角度,又一次瞭解香山縣的情況。
得到的結論,當然是沒有例外,那就是一個字:好!二個字:很好!三個字:非常好……
………………
在朱元璋瞭解香山縣的時間段內,京師上上下下的人,也同樣是在打聽香山縣的情況。
畢竟太子去香山縣“走親戚”回來,這絕對是個大事。
事實上,只要有實力的,其實在太子去香山縣的時候,他們也都有派心腹跟著前往,然後又跟著回來。
韓國公府內,李善長就震驚了,再三確認道:“當真?”
世子李琪,同樣是一臉無法置信的表情,跟著說道:“你不會是收了駙馬什麼好處,竟然這麼替他說話?”
“冤枉啊,少爺。老爺,小人所說句句屬實,一點都不敢誇張。要不然,少爺,老爺,您親自去瞧瞧好了。小人敢保證,香山縣確實如此的!”
李善長其實是相信自己派出去的人,只是因為這個彙報,已經遠遠超出他的預估了。甚至比之前在京師流傳的香山縣訊息,都要離譜,他才難以置信。
此時,他經過確認之後,收斂了下表情,對心腹說道:“這次辛苦你了,自己去領賞吧!”
“謝老爺!”
看著心腹退出書房,李善長伸手揉了揉腦袋,感慨地說道:“真得沒想到,這個小子竟然有這麼大的能耐,之前以為只會嘴巴說說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