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手段,起碼做個店鋪夥計不成問題吧?
同樣的,跟隨賈赦而來的軍士對此,也是十分重視。
這些軍士,都是兩代榮國公的親兵後代,他們基本上算是兩代榮國公的私兵,如果沒有成為軍中將校的話,便只能跟著兩代榮國公一同離開軍營,後來的將領是不會也不敢重用他們的。
紅樓原著中,那位被牛糞堵死的焦大就是其中之一。
他們成了榮國府的主要護衛力量,同時全部由軍籍,轉為了榮國府的奴籍,在榮國府裡是一群很特殊的存在。
只是可惜,隨著先後兩代國公去世,加上大慶朝日漸安穩和順,還有賈母以及府裡一干主子的忽視,這些軍士後代的日子變得有些艱難起來。
賈赦之前三年的守孝時光,基本上已經將榮國府上上下下摸得清楚,自然對這些軍士後代十分熟悉,早就有了全盤考慮,之前在府裡不要動作,此時將妻兒送到郊外莊子上,這些軍士後代自然全都跟著過來了。
讓人感覺心寒的是,榮國府對於這一批已經徹底邊緣化的軍士後代,竟然採取默不關心的態度,任由賈赦將他們拖家帶口全部帶走。
所謂的武勳之家榮國府,如果府中竟然連一個懂武的都沒有,也算是臆見無奈又諷刺的事情吧。
賈赦對這些軍士後代十分重視,不僅因為他們的忠心耿耿,還有他們大多都是從小學武,一個個身強體壯氣勢不俗,只要有效的組織起來,那就是一支不容小覷的軍事力量。
他倒是沒有造反的想法,有太平日子過誰願意冒著殺頭的風險亂來啊,只是在這個皇權大於一切的時代,賈赦倒是不怕得罪了皇帝,以他的強悍武藝誰就算千軍萬馬也攔他不住,可是一家老小的性命就不得不叫他顧忌一二了。
有一支數量在兩千左右的私軍在手,無論以後發生了什麼變故,賈赦都有把握護得住自家妻兒,甚至整個宗族的安全。
所以,在跟軍士後代說起招收學童時,莊子裡的管事說得特別仔細,只要他們願意,他們後代十歲以下的小孩全部進入學堂免費學習。
不僅如此,如果他們有想法的話,賈赦也不介意放了這些小子的奴籍,讓他們有機會正常做官。
這是極大的恩典了,一干軍士與其後代自是感恩戴德,忙不迭將自家小子全部送去莊子裡新開的學堂。
待賈赦帶著幾馬車筆墨紙硯以及書籍回來,小小的莊子學堂立即開課,一點都不拖泥帶水。
就是賈赦也沒想到,原本只是幫助自家兩個兒子營造良好學習環境的舉動,一下子便讓小小的學堂擁有了近兩百個小蘿蔔頭學生。
面對張氏表現出來的擔憂神色,賈赦卻是很不以為意。
人越多越好,這樣才熱鬧,同樣也能營造更加火熱的學習氛圍嘛,至於張氏擔心的教學質量問題,根本就沒到外面邀請什麼名師大儒。
當然就算他願意請也請不來,這時代文武殊途不是說著玩的,文人對武人的排斥是天然的,就算請來了所謂的先生,他們也不會花費太多心思在教訓之上,那還不如不請。
話說上代榮國公賈代善眼光不錯,看出了以後天下承平,武將的出路狹窄而且競爭十分激烈,還得時刻防備來自文人和朝堂的打壓,以及皇帝的猜忌,所以早早佈置了榮國府由武轉文的大政方針。
可惜這位死得太早,賈母又是個貪圖享受,對讀書人並不看重,又沒多少本事的婦人,加上賈赦和賈政兩兄弟都被養歪了,結果賈代善的一番苦心付諸東流,好不容易積累的文官資源全都便宜了林如海這個外姓女婿了。
以賈赦之前紈絝的名頭,真請不到所謂的名師大儒來。
不過他也不在意,又不是真的要學堂裡的小子全部考進士,前文就說過勳貴有自己的晉升途徑,沒必要跟那幫只能依靠讀書的傢伙去拼。
當然,如果在讀書方面特別有天賦的話,賈赦也不會介意花費精力培養一把,畢竟朝堂上文官才是主流,要是能夠融入文官的圈子裡,無論是晉升還是名聲都要好上不少。
這些都是題外話,只是簡單的教授識字讀書,賈赦乾脆自己親生,還把賬房裡一干掌櫃也拉了出來,以及身邊的幾位清客也都跟著被趕鴨子上架,成為了學堂的老師。
教授小孩子讀書識字,需要的是耐心,同時最好不要古板守舊,語言風趣幽默一點更好,不能將一張白紙一般的學生都給禍害了,賈赦覺得這樣剛好。
要不是這時代對女性的束縛實在太過嚴厲,又怕在以後的科舉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