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今天常有人說羅榮桓是政治元帥,連央視中也出現這樣的說法,我覺得這個說法不妥,有了政治元帥,也有政治將軍,一直可以往下走。而當年毛澤東若是接受“大元帥”,那就成了政治大元帥,在軍隊的政治上狠下功夫的,莫過於毛澤東,古田會議就是明證。毛澤東有句名言:戰爭是政治的繼續。從這個意義上說,軍事也是政治。我特別想說的是,千萬不要把人民解放軍中的“政治”和文人畫等號。你是團長,他是政委,同為指揮軍官。如果說中國的社會主義是有其“特色”的,那麼中國共產黨的軍隊也是有其特色的。作為軍隊的指揮員,朱德、彭德懷、劉伯承都進過“講武堂”,是軍校生。而羅榮桓在青島等地念過大學,是“地方生”。從這個意義上說,前者更“職業”些。但毛澤東自言是教書先生,但作為頂極軍事家,我想誰也不會懷疑。山東在抗日戰爭中,很早就有了共產黨領導的軍隊,這就是山東縱隊。但山東抗日戰爭的新局面,卻是一一五師與山東縱隊合併之後開始的。抗日戰爭勝利後,山東能成為最實力的戰略區,羅帥是功不可沒的。

羅榮桓風風火火要闖關東;陳毅千頭萬緒只有一頭最為急迫,那就是打仗。陳毅要帶來千軍萬馬,這不假。但1945年10月初,陳毅就是光桿司令。如果細算一下,山東部隊加上新四軍(不算五師)超過50萬,是共產黨軍隊名符其實的“半壁江山”。即使羅榮桓帶走10萬人馬,陳毅手下也應有40萬。但此時,陳毅卻為打仗四處“借兵”無果。那麼,陳老總為何用兵“捉襟見肘”?

離開空間、離開時間,離開一定的條件,任何話都沒有意義。陳毅的新四軍老部下,都在隴海路南,何況華中粟裕部北上還是沒影的事,這40萬人馬一半就沒了。但眼下陳毅是山東軍區司令,還有20萬呢?戰略轉變是會帶來陣痛的,如果是歷史唯物主義者就要正視歷史,一些不和諧之處總會有的。南方人跑到山東吃大蔥,啃煎餅,覺得委屈,發牢騷;山東方面有些人也會把新四軍當作“外來戶”。雖然說是新四軍和山東軍區合併,組建新的山東軍區,但總有一方是作為主導。常聽人說,有個別將領當時不那麼聽“招呼”,思想上距離可以思想的方法來解決。但當時實際情況是除了大部分主力要開拔,而地處魯中、渤海、膠東的主力一時也是鞭長莫及。因為這一仗明擺著的在山東南大門展開。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十章 虎帳雄兵

這是一個讓陳毅感到有千頭萬緒的時候,千頭萬緒也有個頭,那就是打仗。“八師是陳毅軍長袖子裡的小老虎”,這話流傳很廣,如果說陳毅對八師是“寵愛有加”。確實,八師在這當口,讓陳毅莫大安慰。陳毅能得心應手的使用這支部隊,也是合情合理。合理上說,人民軍隊聽黨指揮;無產階級政黨奮鬥目標,這是前提,我不說了。合情上看,山東部隊中魯南軍區和新四軍打的交道最多,這是因為魯南是華中通往延安的交通線,新四軍的頭面人物如劉少奇、陳毅等,去中央都要這裡一個點一個點的往下傳,運河支隊,鐵道游擊隊都做過這樣的工作。魯南和淮北、蘇北相鄰,抗日戰爭有一個時期環境非常艱苦,魯南軍區的運河支隊曾轉隸淮北四師,這就像自己孩子養不了,讓親戚朋友給照看,條件好了再領回家。一支軍隊和一支軍隊也有交情。這是從“公”的方面說的;從私的方面說,那是我的揣度了。我不知道師長王麓水與陳毅是否相識,但說來,王麓水是上過井岡山的人,據說連毛澤東這樣的人也不能免俗,對一個山頭的人,總有一種特殊地親切,要知道陳毅可是井岡山時期的風雲人物。副師長何以祥據他自己說,他過去沒見過陳毅,但何是四川人,老鄉見老鄉,一聲“要得”,不說淚汪汪,也是三分親。話說多了,權當是戲說。但是,陳毅看重八師,關鍵時刻總是讓八師衝鋒陷陣,這也是事實。

如果你在職場上混事,你和上司的關係應是互動的。陳毅要帶10萬弟兄“上梁山”,那是一步步到位的,他來山東,幾乎就是光桿司令。說來也巧,陳毅赴任,為“新寨主”接風的就是八師,不然怎麼叫“緣分”呢。八師接到軍區電話,說陳毅已在湖西(微山湖西),要八師派部隊護送陳毅透過津浦鐵路。師長王麓水一聽陳軍長駕到,非常高興,為迎接首長作了認真的按排,姑且我稱之為“三部曲”。

第一部曲首先派人去接陳毅,這個任務交給駐紮在夏鎮的二十四團了,由他們去人去引路,將陳毅一行接到夏鎮;第“二部曲”是何以祥副師長和劉春主任兩個“統領”出馬,帶上一個騎兵排趕往夏鎮迎候。據何以祥回憶,臨行前王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