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部分

為各方唾棄;而其後的作為越大,只會被指禍害越深,罵名更大。以此衡量施琅立身行事,結論不言自明。“貳臣”是指“王朝易代之際,兼仕兩朝的大臣”。《辭源》還專設有另一詞條“貳臣傳”:“清弘曆(高宗)乾隆四十一年,詔於國史增列貳臣傳。所載明朝降清之大臣,共12卷,120人。”施琅雖未列其中,但乾隆以忠君為標準,在上諭中把降清的明朝官員均稱為“貳臣”,認為這些人“遭際時艱,不能為其主臨危受命”,“大節有虧”,儘管為清朝作出了貢獻,其子孫甚至還在清朝做官,但以忠君的標準衡量,他們是不完美的。事實上,鄭成功去世後,康熙親書輓聯贊其“孤忠”,並不因反清而否定其忠君。這一做法,被認為是“擺脫了一時的功利計較,肯定了中國歷史中永恆的忠奸觀念”。貳臣,事關氣節,是做人道德底線的喪失,向為人所不齒。如果對貳臣也要“一分為二”,以為可以瑕不掩瑜,表現的不再是寬容和公道,只能是功利的驅使和原則的缺失,終為社會所不容。我們常說“文以人廢”。其實,因人而廢的,不僅是文;如果人品立不住,與其有關的一切皆可廢,毫不足惜,因為“失節事大”。英雄不問出處,本身鄭成功當年在鼓浪嶼築有炮臺和工事 2006年4月26日攝是一種做賊心虛的不自信姿97態。近乎殘酷的現實是,越是英雄,越要問清出處。“出處”經不住拷問的英方 雄,不能說是真英雄。對於他們,即使不能施行法律和行政的懲處,苛之以何為榮何為恥的道德審判,從來不可或缺,無人能免;即使當時倖免,後世也難逃脫;因時勢而強做翻案文章,反易自取其辱,為天下笑。此為通例。中外古今,概莫能外。施琅豈能獨免?附記:本文發表在2005年5月27日《大公報》副刊《大公園》上,人民網文化頻道隨即予以轉載了。不料,至2008年1月27日,人民網上忽然有署名“紅如”的作者針對我的這篇文章寫了長篇的“駁斥”文章。具體如何“駁”與“斥”,我將該文照錄如下,閱後便知。看得出來,作者很用心,花了不少“考據”工夫。雖然其觀點我不敢苟同,但畢竟是一家之言,有些又過於主觀臆斷,我也就不想作任何回應了。無獨有偶,2008年4月,我從香港《廣角鏡》雜誌看到當年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國第一艘航空母艦以誰命名》,講的也是如何評價施琅,針對性很強,觀點鮮明,而且說得很專業,在此一併附錄。2001年10月1日,設於晉江龍湖鎮衙口村施氏大宗祠的施琅紀念館開館。簡介說:施琅初為鄭芝龍部將,後因事失和,歸順清廷,由同安副將、同安總兵擢為福建水師提督。鄭成功驅逐了盤踞臺灣的荷蘭殖民者後,鄭氏政權據守臺灣,與基本統一全國的清王朝對抗。施琅為收復臺灣,結束國家長期分裂局面,再三請纓,於1683年率水師攻克澎湖,迫使鄭氏政權投降 2006年4月24日攝98 附1:駁斥斯雄的《施琅:英雄不問出處?》

八閩瑣記(2)

紅 如也許人們早已知道,採用編造謊言、歪曲事實的辦法,來詆譭歷史人物或他人,已不是什麼新鮮的花樣了。2006年5月31日,斯雄在其《施琅:英雄不問出處?》(發表在《人民網·文化論壇》)一文中開頭便說:“2000年到香港後,與多少有點內地背景的港人見面時,經常聽到一句話:‘英雄不問出處。’”接著便批道:“對那些已經成功的現實英雄,沒必要再去追究他們過去是不是見不得人——這樣的觀念,在法治不健全的地方,應該是共有的通病。”筆者就長期生活於港澳地區,然而卻從未從“有點內地背景的港人”那裡聽說過“英雄不問出處”這句話,更不用說是什麼“經常聽到”了。這分明是斯雄為引出話題以攻擊施琅而無中生有的捏造。且其矛頭也指向中國內地——所謂“法制不健全的地方”云云。斯雄指責中國內地央視播放的電視劇《施琅大將軍》譽施琅為“愛國將領”、“成功完成國家統一”、“英雄壯舉”是“實有刻意放大其‘功績’,故意漠視其名節之嫌”。那麼,他的根據是什麼呢?為防斷章取義,特把其最關鍵的一段“論證”引述於下:“對施琅的評價,核心問題是在如何看待他的降清,因為涉及人品,為立身之本。這其實既無須牽向滿漢民族之爭,也不必扯到明清朝代之變,僅就氣節問題對他做出道德評價,即已足夠,一個失節不忠之人,在任何時代,都無以立身,為各方唾棄;而其後的作為越大,只會被指禍害越深,罵名更大。以此衡量施琅立身行事,結論不言自明。”這真是奇談怪論!眾所周知,評價歷史上的帝王將相,主要應是看待其作為對國家、人民起了什麼作用,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