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兄弟未竟的理想,所以,我們才可以看到在赤壁大戰中力挽狂瀾的周郎。
魯肅則是在三國論上和孫權不謀而合,在孫權看來,未必一定要統一中原,站穩江東的地盤是自己的全部理想,而魯肅的三國論的丟擲就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土霸王的春秋大夢,不管是聯合落魄的劉備,還是抗擊強勢的曹操,魯肅和孫權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精心打造一個三國鼎立的局面,而後來,孫權*裸的撕破盟書,發動對關羽的突然襲擊,也是為了讓三國達到一個相對的均勢上(吳蜀聯合起來可以和魏國相持,但是二者不能獨大,當然了,自己可以)。
至於黃蓋等一干武將,更是一介武夫了,他們是跟著孫堅出來打天下的,目的就是孫氏企業做大,自己榮華富貴,子孫榮耀。
這些人目標一致,雖說手段各有不同,眼光各有高低,不過總歸是栓在一棵繩上的螞蚱。
張昭則不然,雖說他自己承認,大家也看到他對孫氏政權很盡職盡責,但是,拿更多的是代表著一種職業態度——就像今天的職業球員一樣,對得起自己的精神和薪水,就要好好踢球。
所以,張昭給孫權的感覺是嚴厲,尊敬,有點怕他,更有點恨他。
這個恨就是來自於他覺得張昭和自己不是一條心的,尤其是在三國論這個大是大非上,更是公然和自己唱反調,主張向曹操舉白旗。
這個和後來義正言辭的指斥曹魏使者的舉動大相徑庭嘛。
不過細細想來,也是正常,曹操時代舉著大漢王室的旗幟,*地方軍閥,而曹丕,已經是叛逆者了,把漢獻帝趕下臺的“革命黨”。
自然沒有什麼客氣可言了。
和魯肅的“三國論”相比,張昭的“投降論”根本就要不得,至少在孫權的眼中看來是這樣的,雖然說這件事沒有鬧到小說中舌戰群儒,吵個人仰馬翻的地步,只不過是例行的朝堂表決,抒發一下不同意見而已。
即便如此,孫權還是有點不高興,畢竟這話是老臣子張昭說出來的,所以,一直記恨在心,過了很久,還是無法釋懷,在一次會議上老調重彈:假如當年聽了張公的話,也就不會有今天了啊。
揶揄嘲諷的意思很明顯。
張昭錯了嗎?似乎沒有,是害怕曹操嗎?也不是,連孫權都敢頂撞,怎麼會怕曹操呢?事實上這是忠心擁護一國統一理論的張昭看來最好的解決辦法了,孫權不會失掉自己的榮耀,相反,在擁兵歸降之後還會得到曹操的高度重視,而大漢重新一統的日子也是指日可待。
魯肅說孫權不可以投降以及對投降後果的分析有點危言聳聽的成分,失去的只是在江東當土皇帝的資格而已,而對於長遠的大漢來說則是有益無害——只是這樣一來,三國的精彩程度將會大大降低,羅貫中們將會失業,而我,也不會絞盡腦汁的坐在電腦面前敲打鍵盤了。
當然,損失最大的還是孫權和魯肅們,前者喪失的是自由和權力,後者們則是貓到一個清水衙門了卻殘生,無論是魯肅還是諸葛亮們,對這個無法容忍,否則當初直接去曹操那裡應聘得了?費這個勁幹嗎?
而孫權對張昭的不滿不僅僅是體現在這次牢騷上,而是之後一系列的職務晉升上,讓這個忠心耿耿的倔老頭吃癟不少——
案例一:遴選丞相,大家都一致選舉張昭,結果被孫權大筆一劃,直接否決,理由是現在事很多,多事之秋,作為百官之長的丞相一職,任務繁重,張老師不適合幹這個,於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孫邵走馬上任;
案例二:孫邵命短,沒有多久就掛了,複選丞相的時候,大家還是推舉張昭,都覺得這回該可以了吧,結果又是孫權大筆一揮,把名字劃掉,理由是丞相一職瑣事繁多,張老師為人耿直,不會拍肩膀,不利於團隊的合作精神發揚,於是,顧雍走馬上任,基本上,張昭這輩子就不用想當高官了,就算是顧雍再掛掉,張昭能不能那筆寫字都有問題,為了幹部隊伍的年輕化建設,張昭自己都得給自己否決了,正所謂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嘛;
案例三:事情還沒有完,孫權稱帝之後,張昭就必須告老了,把要職都一律上交,雖然是拜為輔吳將軍,位列三司,又封為婁侯,但是實際上乾的都是什麼呢?“在裡宅無事,乃著春秋左氏傳解即論語注”,這就和退休高幹在家裡練書法,畫上水,單位這個月油錢有富餘的時候就去趟政協開會的日子差不多了,只不過是人家看書看點名堂出來而已。
這還是那個孫權懵懂時候扶他上馬,出去巡視諸郡,安定人心的張昭嗎?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