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奪取最高權力,但她只殺了為首的三個大臣,對其他人都輕輕放過,並且當眾焚燬了從三大臣家搜出來的政治信件,從而穩定了局面,安定了人心,這在古今中外的政變流血事件都不多見。即使拋開學識不說,慈禧的馭*術也確實有一整套。在平定太平軍和其他亂事後,慈禧將該收回的軍權堅決收回,該放權的時候又絕對信任,中央與地方的關係處理得很好;而在內亂後的重建中,慈禧與奕訢乃至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漢人督撫的配合默契,由此出現一段難得的“同光中興”也不是完全偶然。她在處理政務之餘也在不斷加強學習,從寫一道百餘字的諭旨出現十幾處錯別字到對朝政的處置遊刃有餘、從容應對,這說明慈禧的學習和適應能力是非同尋常的。

兩個女人的滄桑時代:慈禧太后和維多利亞女王(7)

三 女人當國,註定是“紅顏禍水”

§她為什麼遭到萬人唾罵

學者蘇同炳認為,如果不是道光誤立奕裕��扒宕��飛喜換岢魷執褥��蟠沽碧��木置媯�恢亂砸桓鑾潮∥奘兜母救聳治斬ㄖ洩�拿�舜鎪氖�嗄輳�笨啥涎浴薄S炙怠按褥�漵脅啪叨�滴藜�叮��醞砬逯洩�拿�耍�嘔嵩謁�種斜淶盟グ苊宦洌�罩劣型齬�鷸種�蕁薄�

這樣的觀點頗具代表性。其實只要冷靜分析,對慈禧的道德抨擊,更多是建立在性別歧視和男權意識的基礎之上的。

歷史資料已經證明,慈禧太后並非完全“淺薄無識”。而所謂她陰謀篡權、“牝雞司晨”也無異於是顛倒因果的結論。慈禧之登上歷史舞臺本身就是父權統治危機下創造的機遇,而宮廷鬥爭誰能取勝,也實在不是她一人能決定的。即使奕訢被道光選定為繼承人,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這個行為本身就是中國落後的一個表現,如何證明皇帝換了人就具有了歷史上的正當性呢?

總體文化歷史背景決定了一個政治家的識見能力。而在歷史的潮流中,最高統治者也不得不屈服於時勢的力量。當時的英國經過文藝復興的啟蒙,不僅發明了大炮鉅艦,各種先進的思潮也層出不窮,自由、平等、*成為走向進步的力量,政治、經濟、科學、文化都達到了輝煌的顛峰時期,維多利亞女王能產生廣泛的影響力,在於情理之中。而中國“三綱五常”、“別尊卑,明貴賤”的等級觀,依然讓人們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沒有了進步的方向。腐朽的思想文化,在洋人的船堅炮利前面,不堪一擊。

晚清危機的根源在於千年的專制統治已經窮途末路,整個社會已經失去轉型的動力和變革的空間。十九世紀初,龔自珍感嘆道,大清各階層的智力都在衰退,即使是小偷也顯得笨拙:“左無才相,右無才史,抑巷無才偷,藪澤無才盜。”

慈禧是政治強人,但不是大政治家。然而晚清政治之衰,從根本上講也是滿族集團統治力衰竭的體現,不只關乎慈禧的個人能力。“輸卻玉塵三萬斛,天公不語對枯棋”,這是清末民初人物陳寶琛於1895年寫下的《感春四首》中的一句,以之形容晚清政局再合適不過。主導“時局”的軍機大臣雖一換再換,但卻一任不如一任。恭親王奕訢主持中樞時,勇於任事,倡導變革,國家一度大有起色,但威高震主,被慈禧多次打壓後,賦閒十年,銳氣盡磨,憂鬱滿懷地嘆道:“千古是非輸蝶夢,到頭難與運相爭”。隨後秉性庸弱、不明事理的醇親王奕譞、禮王世鐸取而代之,走上前臺。在他們的操縱下,“時局日非,遂如江河之日下矣”。他們囿於深宮,對民情、國情尚不甚了了,更談不上了解支援西學。各部院不但沒有近代的政府職能,官員們更談不上具備相應的近代政府部門的專業知識。這樣的中央決策層,即使天下太平之日,也斷難有所作為,何況讓他們來應付千年未有之變局?

因此晚清政局的糜爛,不能完全怪罪於統治者的錯誤政策,而是歷史長期積累的必然結果。如果一味把中國的失敗都誇大到必須由一兩個執政者負責,這種看法無疑偏離了實事求是的客觀標準。

慈禧只是在她的歷史角色上做了必然要做的一些事情而已。文化的危機實非她一人之過。有哪個偉大人物能夠在這樣的思想醬缸中勵精圖治,挽救大清這艘在怒海驚濤中下沉的破船呢?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兩個女人的滄桑時代:慈禧太后和維多利亞女王(8)

相反,在中國近代化的歷程中,既有頑固派的阻撓,又有西方列強的干擾,儘管如此,慈禧太后依然睜眼向洋,努力作出了最大的改變。她突破祖制大膽重用漢族官員;力排眾議廢除科舉並派遣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