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更不可能有所作為。也許正是貧乏的學識和狹窄的視野註定了她只能奉命危難,苦撐危局,因循守舊,一事無成。

然而,慈禧能夠在佳麗如雲、競爭激烈的後宮一枝獨秀,脫穎而出,深蒙咸豐皇帝寵幸並將其牢牢控制在手中,必然有其超人之處。

當時,滿族婦女與漢族婦女一樣不能入學,獲取文化知識的途徑十分單一。慈禧小的時候家境並不好,在當時“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里,既無機會也不可能接受非常好的教育。但機會是要靠人去爭取的,如果慈禧僅僅做些護膚調粉的活兒,她可能就不是外國公使夫人口中叱吒風雲的“母龍”了。慈禧向來認為女人應該有自己的生活空間,應該讀書識字。她具備一項後宮嬪妃們無人能抵的能力——能讀寫漢文,這在當時的滿族婦女中是極其罕見的。她十分喜愛《詩經》,一有閒暇,就會獨自吟詠。後來,她成為大權在握的皇太后,儘管政務繁忙,還吩咐每天午後,宮中有身份的宮女們一起集中朗誦《詩經》,講解史書,每十天考核一次,優秀者有獎。由於她的倡導,宮裡學習《詩經》成風,以致小太監們也爭相吟誦。慈禧同時又是一位個性很強、強調女人獨立精神的女人。中國古話常說“字如其人”。慈禧寫字也是別具一格,她不喜歡寫后妃們擅長的蠅頭小楷,反而喜歡寫和人一般高大的字幅。她的個子還沒有紙長,經常需要藉助婢女的一拉之力才能完成。就從這點也足以看出她“胸中丘壑”。

兩個女人的滄桑時代:慈禧太后和維多利亞女王(6)

慈禧還擅長繪花鳥畫,很有天分,在圓明園居住時,“因日習書畫以自娛,故後能草書,又能畫蘭竹”。這些優勢讓她在後宮鶴立雞群,引人注目。惲毓鼎《崇陵傳信錄》記載:“西后入宮時,夏日單衣,方校書卷,文宗(咸豐帝)見而幸之。”可以設想,炎炎的夏日,她單衣伏案,校讀書卷,這樣好學而美麗的女人,能不讓年輕的咸豐怦然心動嗎?

那麼慈禧的才學究竟如何呢?這從她垂簾聽政後,在罷免恭親王奕訢的一則上諭中可見一斑:

種種情形等弊,嗣(似)此重情,何以能辦公事!查辦雖無實據,是(事)出有因,究屬曖昧知(之),難以懸揣。恭親王從議政以來,妄自尊大,諸多狂傲,以(倚)仗爵高權重,目無君上。看朕沖齡,諸多狹致(挾制),往往諳(暗)始(使)離間,不可細問。

此時是1865年,慈禧已經在政壇歷練多年,漸趨成熟。可這則她親自起草的共計三百多字的上諭中,錯別字竟高達十二個,語句亦不甚通順,足以證明其尋章斷句的文化水平並不高。

但“覺”只是一個瞬間,“悟”卻是一個過程。慈禧的學習領悟能力是十分驚人的。咸豐帝逃避現實,寄情聲色,對於國事窮於應付。由於慈禧能讀寫漢文,有些奏章他就讓慈禧代閱。“時時披覽各省章奏,通曉大事”。慈禧以其罕有的機敏與聰慧,很快就對朝政運作、君臣分際,瞭然於胸。這為她以後的執政打下了堅實基礎。《崇陵傳信錄》載:“時洪楊亂熾,軍書旁午,帝有宵旰勞瘁,以後書法端腴,常命其代筆批答奏章,然胥帝口授,後僅司朱而已。”

當英法聯軍朝北京進發之時,天子之都暴露於侵略軍的炮火之下,優柔寡斷的咸豐帝無決斷國事之魄力。慈禧挺身而出,下一嚴厲之諭旨,嚴令統兵大臣與洋人決戰,近畿州縣,整團阻截,懸賞殺敵,曉諭中外。可見初涉政事的慈禧就以強硬果敢著稱。而英法聯軍突破清軍道道防線並攻陷天津這天,正逢咸豐帝在圓明園與后妃共宴。酒至一半,得軍機處奏報英、法聯軍已陷天津,正殺奔京城而來。咸豐帝頓時慌了手腳,嚇得束手無策地和眾嬪妃抱著哭成一團。就在滿朝文武驚慌失措時,只有慈禧一人保持著理智清醒,她不惜違反祖制,從儲秀宮的帷幕後站出來,大聲對咸豐帝說:事情危急至此,哭有何用!“恭親王素明決,乞上召籌應會之策。”危機才是考驗人的試金石。鉅變面前,咸豐帝的懦弱動搖暴露無遺,而慈禧的冷靜沉著和敢作敢為也確實表現出她不同凡響的一面。

英國人濮蘭德?白克好司在《慈禧外記》中評論道:

中國自來女主專政者,廖廖無幾,而慈禧可稱特者。彼時位不過貴妃,年不過二十餘,而能荷天下之重任,尤為罕見者也。

平心而論,在強大觀念和制度的籠罩之下,被剝奪了早期教育權的葉赫那拉?蘭兒,在政治演出中表現的才幹和能力,還是很出人意料的。她比大部分男人還剛強果斷、機智精明。在丈夫死後,她以閃電般的手段發動宮廷政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