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年(宋寧宗嘉泰二年)大理使人入宋求大藏經,得1465部,置五華樓。
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蒙古出兵臨關,遠征大理,大理國王段祥興派大將高禾出戰,高禾在九河戰死,南宋派使節到大理憑弔。
元初郭松年《大理行紀》說:“宋興,北有大敵,不暇遠略,相與使傳往來,通於中國。故其宮、室、樓、觀、語言、書數,以至冠婚喪祭之禮,干戈戰陣之法,雖不能盡善盡美,其規模、服色、動作、云為,略本於漢。自今觀之,猶有故國之遺風焉。”這一概說,簡要而確切地說明了西南邊疆的大理與內地的密切關係。
這種全方位的交往,縮小了兩地的文化差異,為元代的統一創造了條件。
宋代經濟發達,但由於其施政方針“重文輕武”,使得一直軍力積弱,北方鄰國如遼、金、西夏,都敢於欺侮宋朝,只有大理對宋友好,雙方從無戰爭。
大理國與宋朝
大理國建立時,中土正逢五代十國的亂世,宋朝建立後,968年,大理致書宋廷,要求通好;此時宋朝北方未定,無力顧及西南,此事也就沒了下文。儘管宋朝與大理國的關係,由於宋太祖“不暇遠略”的方針而有所疏離,大理國仍然一直向宋朝稱臣。
大理國第5個皇帝段素順碰上趙匡胤南征,趙匡胤有鑑於唐時用兵南詔的慘敗,以玉斧(一種文具)在地圖上一劃,以大渡河為界,說“此外非吾有也”,大理國得以保全。這就是有名的“宋揮玉斧”,與之相對的“元跨革囊”則指的是大理國的滅亡了。
就當時的形勢來看,職業軍人出身的趙匡胤並非不想擴張,而是不能,客觀環境制約著他的野心。這正如木芹先生所說:“宋未嘗欲絕雲南,唯宋王朝積弱,無力完成全國大一統的局面。加之其戰略重心放在北方,即所謂‘北有大敵,不暇遠略’,其勢力沒有也不能越過大渡河。”把“宋揮玉斧”解釋為“從此放棄大渡河以西的國土”的誤解,一直成了一種偏見,最明顯的例子是元代修的《宋史》把《大理國傳》列入“外國傳”中,而且記述不得要領,通篇只不過560多字。
第16帝段正嚴(又名段和譽)是個有所作為的君主,雖然後理國時期大理國君只是個擺設,但外交方面還是得國君出面的;他明白與宋朝建立友好關係是立國之本,特別重視加強與宋朝的聯絡,他在位時大理和宋朝的往來最多,從北宋一直到南宋。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大理派遣李紫球、楊苛樣、李伯樣向宋廷貢馬三百匹,獻麝香、牛黃、細氈、碧玫山等物,還派幻戲樂人(魔術師)到宋朝表演,深得宋徽宗的禮遇,冊封他為“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雲南節度使、上柱國、大理國王”,大理與宋朝的聯絡增多。作為小國,大理極力和宋朝修好,屢次遣使請求宋朝加封為藩屬,也就是甘願做宋朝的屬國,但宋朝一直不願意答應;經過大理歷代君王一百二十六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在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年),宋朝同意加封大理為藩屬。由於交通不便,段和譽派使臣到宋京開封進貢稱臣已經是政和七年(1117年)了。
即使在北宋亡於金之後,段和譽仍舊痴心不改的繼續向南宋朝廷進貢,並且要求進一步加強藩屬關係。可是目光短淺的南宋朝廷一直對大理國是存有偏見和戒心的,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孤立了起來。因此,整個南宋時期,大理國與宋朝的邊境貿易雖仍興盛,但政治往來卻遠不如北宋時期,以至於後來興起的蒙古鐵騎可以對兩國各個擊破。
如上所述,上層外交方面,大理國不時派使節向宋朝進貢,一直表示臣服。至於民間交往則一直不絕如縷,這種交往是經濟、文化全方位的展開。
宋朝與北方的金國以及後來的蒙古相抗而缺馬,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以後,宋朝年年向大理購買戰馬,宋高宗紹興二年(1132年)在邕州橫山寨設定提舉司,置市馬場,買馬逐年增多,由五百匹到二千四百匹,後增至每年三千五百匹。羅殿、特磨、自杞等部(在貴州、廣西、雲南邊界地方)也到大理西邊買馬,轉手賣到橫山寨。民間往來貿易也多,大理刀、細氈、犀皮甲、麝香、牛黃、長鳴雞等貨物都賣到內地。大理寶刀又稱“雲南刀”,吹毛即斷,最受歡迎。大理刀的鍛造工藝當和東南亞的馬來刀(古代世界最鋒利的三種刀,大馬士革刀、馬來刀、日本刀)有相近之處。
1115年以後,大理與內地不僅貿易頻繁,文化交往亦大增,官方、民間都有交流。宋乾道九年(1163年)大理人李觀音得、董六斤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