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去貢院向官員們求取,雖然眾人都覺得有些不意思,但是無奈之下,也只能如此了。
( )
第二百零五章 名人效應
時候,眾人又發現手中有把摺扇的好處,旁人在苦時,人家狀元公馮京已經欣然提筆,在自己扇面空白處揮毫潑墨,片刻時間,一首不俗的感懷詩立即呈現在眾人面前。<;>;
“汴梁貢院有名祠,滿地豐碑滿壁詩,為闢異端扶正道,至今千載仰為師。”旁人揚聲吟誦出來,立即得到眾人的一至讚賞,怎麼說呢,雖然這首詩沒有什麼經典字句,可是卻應情應景,符合進士此時此刻的心情,而且說實在話,越是莊重肅穆的場合,越難寫出花團錦簇、盛傳後世的詩篇文章來。
在方寸之間的扇面題詩,自然不像在紙張上字如斗大,旁人看看得費力,有人眼睛悄悄一轉,微笑開口說道:“當世兄,可否借詩一觀?”
馮京是什麼人物,心胸開闊,義薄雲天,既然有人問了,當然不會拒絕,灑然一笑,慷慨大方的直接把摺扇遞了過去,那人滿心歡喜接過扇子,說是欣賞馮京的詩字,其實是在悄悄打量形制新穎的摺扇,只覺繡制摺扇外觀華美典雅、輕巧玲瓏,不時輕扇幾下,頓時覺得清香繞身,舒爽清涼,予已的感覺就是雅,風雅之極。
“數日沒見,當世的書法似乎大有長進啊。
”有人聰明,其他也不笨,一臉驚歎似的說道,自然而然的伸手要拿摺扇,準備細細評賞,拿扇之人也不好意思不給,只有戀戀不捨的鬆開手來,心裡已經決定,自己也要有這樣一柄摺扇。
就當幾人在為馮京的折鬥智鬥謀時,其他人卻把主意打到了楚質和滕茂實身上,有心胸坦蕩的,直接開口索求觀看,靦腆些的就拐彎抹角的暗示,一時之間,楚質三人身邊熱鬧之極。
經過對比人也發現,三柄摺扇之中,又以楚質的較為美觀,扇面上繪著一幅花前月下圖,幾個雅士正對月小酌,一陣清風拂過,古松微顫,幾人閉目以待,畫中灑脫飄逸之意境躍然紙上。
“開合清風紙半張,隨之舒捲豈尋常。前月下團圓坐道清風共自涼。”有人拿著楚質的扇子,輕聲吟誦,忍不住詢問道:“景純,這詩似乎出自你的手筆吧。”
“通兄過獎了。”楚質微笑道:“塗鴉之作,予以自娛自樂,怕是難入名家法眼。”
“這樣說來。不僅詩是景所作圖也是你所為。”沈點頭讚歎道:“我還在尋思是誰人畫出這幅意境雋永地花前月下圖。沒有想到也是出自景純之手。字畫相映成趣。風雅別緻。妙不可言啊。”
“原來摺扇並沒有詩畫地。就我這柄一樣。”亮了下手中扇子潔白如雪地扇面。滕茂實輕微笑道:“後來景純覺得扇面過於清白。有些不雅觀。乾脆自己繪上字畫可惜我不像景純多才多藝。就沒敢獻醜。”
如此情趣之舉。旁人一聽。眼睛裡掠出灼熱之色。特別是那些自我感覺字畫頗有功力地進士。恨不能立即嘗試。
“景純。這扇子你們是從哪裡尋到地?”過了片刻於有人開始打聽這個問題了。相對而言。這樣問話還是比較含蓄。起碼沒有直接詢問是從哪裡買地。
“潘樓。”楚質揚聲說道。察覺不少人微微點頭然已經記了下來。心中地喜悅忍不住湧到臉上容越發燦爛起來。
不久之後。幾個進士返回身後有小吏抬著一籮筐地筆墨紙硯。文房四寶到位多進士自然開始揮毫舞文弄墨作詩填詞。卻不知為何。見到楚質幾人瀟灑揮扇、風度翩翩地模樣。卻忽然少了幾分吟風詠月地興致。
幾籮筐的紙墨耗盡,從進士的詩興也揮霍一空,也不知是誰提議的,紛紛興高采烈的散去,他們自然高興,畢竟祭拜先聖先師之後,接下來就是科舉的重頭戲,賜官授職,進士及第後的各種賞賜和慶祝活動,只是一次性或一時的榮耀與風光,而士子們的終極目標卻是仕途,說白了就是做官。
做官有什麼好處不必多言,讀書人十年十幾年幾十年寒窗苦讀、青燈黃卷的寂寞孤獨,怎麼可能就為了一時的風光得意,只要成為朝廷官員,那就可以長久的風光得意下去,當然,在古代為官,肯定是有些危險性的,但是收益卻遠勝於風險,千百年來,絕大多數世人都沒能抵擋得住為官的誘惑,前赴後繼的投身其中。
進士們出了貢院,紛紛熱情有禮的拱手作別,慢慢向四面八方散去,走到某條人少的小巷時,馮京突然笑道:“景純,剛才我們可是按照你的要求行事,你
們的禮物,可莫要忘記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