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雅。什麼叫情趣。在炎熱地夏季。旁人用衣袖或絲帕抹汗。而人家怡然自得輕搖著柄精巧美觀地扇子。招來陣陣香風繚繞之時。還能欣賞著扇面中地字畫。這簡直就是難以言喻地享受啊。察覺眾人羨慕地目光。楚質嘴角悄悄綻放出一縷笑容。知道自己地計劃已經成功了一半。
在議論摺扇精美風雅之時,眾人已經到來貢院的題名碑林之中,自宋朝建國建隆元年開始第一場科舉取士至今,按一次一塊碑
裡已經立有三十多塊石碑,來到此地之後,眾本書轉載ㄧ6k文學網wαp.
人的漸從摺扇轉移到題名碑上,帶著激動崇敬之心,瞻仰著先輩們的豐功偉績。
想到以後自己的名字也將刻在其中,留名青史,受到後人崇拜,誰也沒能掩飾住興奮之情,如果不是有禮官在旁,恐怕有人忍不住喜極而泣了。
進士題名碑制式大體規範,碑以捲雲紋為主要紋飾,基本刻有統一的篆體字“賜進士題記”,材料為白色大理石,而題名碑的格式為碑刻銘文碑名,碑身為正文內容,以正楷直排刻寫,碑身分為了兩個部分,上部為皇家誥示,申明朝廷開科取士的動機目的,伴隨一系列溢美之詞,下部則為進士名錄。
在禮官的指引下,從從來到碑林最深處一塊痕跡明顯較新,用紅綢布蓋住的石碑前,不用提醒,誰都知道這塊石碑就是今科進士的題名碑了,幾百個進士爭相圍觀,可惜有紅布擋住,看不清上面的內容,讓人焦急不已,紛紛哀求似的看著一旁的禮官。
“吉時未到,諸位莫急。”禮官笑容滿面說道。
古代吉凶之說入人心,做什麼事情,都講究趨吉避凶,聽到禮官之言,眾人也沒有辦法,只能忍住焦慮心情,待會著所謂的吉時到來。
心中著急,加上天氣悶熱,剛覺得清涼一些的進士,又開始大汗淋漓起來,特別看到楚質幾人,撫扇微搖,輕鬆愜意的樣子,心中羨慕之意,越濃郁。
好不容易到禮官所說的吉時,在幾個進士齊心協力之下,石碑上的紅布瞬息被扯了下來,刷的一下,碑前立即擠滿的心急如火的進士。
只見碑銘上部為皇家誥的開頭,是書寫誥示的官名和姓名,也就是賜進士翰林院學士臣趙概奉撰字樣,接下來便是誥示正文,無非是今科錄取了多少人之類的話,誥示之下,是當科的進士題名,直排書寫,先書寫名次,最為醒目的自然是第一甲賜進士及第,而其中又以馮京的名字排在第一,讓人難以忽視。
近五百個進士姓名以及籍貫,密密麻的刻寫在石碑正面,而碑銘的上部又有誥示之類的內容,餘下的空間也不多,所以刻寫進士的名字也不會太大,有些站得太遠的進士,根本看不到自己的名字,心中著急啊,忍不住用力往裡擠,場面頓時變得熱鬧之極。
好不容易等百九十八個進士,一一尋找到自己的名字所在位置,心滿意足的散落開來,熱切的抒自己心中的激動時,禮官也隨之站了出來,宣佈此次題名活動結束,任由諸位進士自由活動。
難得進貢院朝聖,以後未必機會再來,進士們當然不願意這麼快離去,三五成群的觀賞起碑林中的其他進士題名碑來,看著一個個熟悉的高官大臣的名字,卻激了不少人的雄心壯志,都是在碑上留名的,既然人家可以做到這步,那自己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如果是現代人,心情激動難以自抑,會有許多可以抒情緒的選擇,但是在古代,特別是文人雅士,一般來說,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吟詩填詞,要知道許多文章詩篇,都帶有作強烈的情感,引起讀共鳴,才得以留傳後世,為人所知。
就待進士們靈感迸,詩如泉湧之時,卻忽然現了個問題,這裡是貢院先師聖廟碑林,旁邊都是石碑建築,偶爾有幾棵樹木,卻少了吟詩填詞必備的文房四寶,而且這次是來祭祀聖師的,不是參加文人宴會,誰也沒有準備有筆墨紙硯。
雖然說進士之中也不缺乏記憶力強悍之人,偶爾有幾個還能做到過目不忘,況且自己所作詩詞,短時間之內,也不至於遺忘,但是已經習慣在吟風詠月時留下墨寶的文人士子們,面前沒有筆紙,總是感覺少了些什麼,有的進士才誦了句詩詞,下意識的想執筆寫下,卻現沒有,文思頓時受到影響。
當然,既然有人能隨身攜帶書籍,那自然會有人隨身攜帶筆墨紙硯,問題是僧多粥少,幾百個進士,一人一詩詞,就有幾百之多,況且有的人作起詩詞來,都是量產的,能隨身攜帶的紙張,肯定不會太多,當然滿足不了眾人的需求,有幾個機靈的進士,立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