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課題所沒有的,也是一次創新性嘗試。
作為周人發祥地的周原,長期以來就以成批出土西周青銅器而聞名於世。自漢之後的2000多年來,周原一帶不斷有青銅器出土。聞名於世的大豐簋以及被譽為“海內三大奇寶”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等“重器鴻寶”,就出土於古老的周原大地。它們或出自於墓葬,或出自於窖藏,僅建國後陝西省出土的西周青銅器就達3000餘件。特別是陝西省扶風、岐山之間周原遺址的西周青銅器窖藏,更是埋藏豐富,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從已發現、發掘的西周青銅器本身的特點看,不但數量較商代更多,而且在青銅器鑄造業上的許多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更高水平。由於建國後發現的銅器窖藏和墓葬,多數經過科學發掘和清理,並按照考古學的嚴格要求,對形制、紋飾、銘文、組合和鑄造工藝等各個方面進行深入的考察,同時對窖藏、墓葬發現的位置、年代以及這些窖藏與周圍其他各種遺蹟之間的關係,進行了科學的層位記錄與對比研究,從而為歷史年代學的斷代發揮了重大作用。
正因為青銅器斷代具有如此重要的科學價值,故夏商周斷代工程在醞釀之時,就專門設立了“西周青銅器分期研究”這一專題。並預定了研究目標:“以西周青銅器中銘文可供西周歷譜研究者為主,就其形制、紋飾作考古學的分期斷代研究,為改進西周歷譜研究提供比較可靠的依據。”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第八章 天時、地利、人和(9)
目標中所謂“銘文可供西周歷譜研究”的銅器,是指銘文中王年、月序、月相、干支四要素俱全的銅器。其研究的任務是從考古學的角度對這些四要素俱全的銅器進行比較準確的分期斷代,從而使歷譜研究能夠建立在科學而堅實的基礎之上,避免過去那種不顧銅器年代妄加推算的情況。這一專題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王世民負責。
1956年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後的王世民,分配到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文化大革命”爆發前的近十年間,他在所長、考古學大師夏鼐身邊,從事秘書工作和文物資料管理工作。1963年,考古所開始籌劃由著名甲骨學家、青銅器斷代專家陳夢家主持編撰《殷周金文整合》,王世民被所領導派往參加、協助陳夢家工作。按考古所當時的計劃,《殷周金文整合》在幾年之內可望完成出版,令人扼腕的是,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發,陳夢家此前曾經歷了“反右”一劫,僥倖死裡逃生,又遭遇“文化大革命”,又一次成為革命的靶子,在勢如滔天的惡浪中,他再也無法忍受昔日考古所同人,後來變為“革命家”的同事們對自己精神上的折磨和人格的汙辱,留下了一句“我不能讓你們把我當猴耍”的遺言,於1966年9月3日含冤自戕,年僅55歲。由他所主持編纂和撰寫的《殷周金文整合》與《西周銅器斷代》兩書也隨之擱淺。
“文革”結束後,《殷周金文整合》又被提到了議事日程。由於陳夢家已撒手人世,這項工作在夏鼐的指導下,由王世民負責,會同陳公柔等幾位專家,傾力投入到蒐集資料、考釋、研究與編撰之中。經過多方面的努力,自1984年開始至1994年,《殷周金文整合》共18部陸續編撰完成並出版。這套歷時近40年,凝聚了兩代考古學家心血和智慧結晶的皇皇鉅著,共收集自宋代著錄至20世紀90年代初1000多年間有銘文的青銅器近1.2萬件,為青銅器銘文的收集和研究,作出了劃時代的開創性貢獻。
就在參加編撰《殷周金文整合》的同時,遵照夏鼐的指示,王世民和考古所的張長壽、陳公柔等青銅器專家,又開始了對陳夢家遺著《西周銅器斷代》的整理工作,將陳氏已發表和未發表的遺稿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整理,交由中華書局予以出版。再後來,王世民作為《中國美術分類全集》(500冊)其中一個分類《中國青銅器全集》(16冊)的編委,負責西周諸侯銅器(第六冊)的編撰工作(張長壽參與該書商代晚期部分)。正因為有了上述經歷和學識,夏商周斷代工程啟動後,關於“西周青銅器分期研究”的專題任務就落到了王世民、張長壽、陳公柔三位青銅器專家的肩上。
受領任務後,按照不同於以前的全新的研究思路,王世民、張長壽、陳公柔三位學者,將收集的西周銅器典型資料分為5個部分:(1)西周高階貴族大墓發掘出土的銅器。(2)儲存情況較好的西周青銅器窖藏。(3)傳世品中的成組銅器。(4)零星出土和傳世品中的標準器。(5)其他有重要銘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