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2部分

肯定誤事,自呂布當政以來,因為世家官吏不當差而造成的公務延誤數不勝數,只是呂布一直忙於南征北戰。並無暇關注這些。

呂布怒不可遏,若是任由這種情形發展下去,只怕他治下的大漢變得比某個朝代更糟糕,這絕對不是他想看到的,若是任由自己治下的官吏比某個朝代的官吏還要無恥無能不作為,他不如現在就死掉算了。

在某個朝代,相對於貪汙、受賄和瀆職侵權等嚴重的行為而言,庸庸碌碌、得過且過、不積極履職等國家公職人員的不作為或消極作為,可以被稱之是一種“隱性”行為。也是長期積存於某個朝代各級衙門及其辦事機構中的“機關病”、“衙門病”的重要表現。

隱性體制性的危害,一點也不比顯性為小。甚至更難清除。

在某個朝代,某市萬州原區長的女兒李某在駐京辦吃空餉,兩年不上班工資照拿。一個八零後小姑娘,隨夫出國卻憑藉父親的權位保有幹部編制,佔著茅坑不拉屎,是典型的不正之風搞特權。經揭露後李某退還了工資三萬餘元,其數不多,人們也未往貪汙上去想。但這一事件曝光後提醒了更多的人,人們發現象李某這樣吃空響的人其實很多。很普遍,自己周邊就有,早已司空見慣。因其反正是吃國家的“皇糧”,只是拿一份工資,而從未被視為貪汙,見怪不怪,制度允許。是體制問題。

有人列舉了吃空餉的17種現象,除幹部外,中小學教師中也很普遍,凡有“國編”者。都有可能鑽空子吃到空餉,在全國各地上上下下各行各業都有。如有的單位官位有限擺不平,為照顧“退居二線”的老資格,就專門安排吃空餉,或掛副職不幹事,或搞個人大、政協銜享受某級待遇。又如改革開放之初各單位曾鼓勵幹部“下海”,為免除其後顧之憂,搞了“保編”留後路,待遇不變,經商失敗還可回來,但回來己無事可幹。有人停薪留職,有人停職留薪,二十多年下來,不但未作清理,而且形成慣例,其後更不斷有新的保編者,凡能保有“國編”,不幹事也可拿工資,造成冗官無數。

早在改革開放之初,就提出過破除“鐵飯碗”,但其破除者僅是對準國企工人,擁有幹部編制的“鐵飯碗”卻少有破除者。改革的手術刀可以指向各處,唯獨不敢指向幹部官僚特權階層,冗官問題於是成了長期困擾著某國改革的老大難。擁有國家幹部編制者既均由國家財政開資,於其單位財政是隻有進而無出,只有利而無害,於是乎就有人長期休病假,工資照拿。有人未到年限就提前辦退休,不行就開假證明辦病退,不幹活由國家包養。對此甚至有些領導也很關照,團體內是互助照顧,反正都是國家開支,吃點空餉無人眼紅。有人估計在某國坐吃空餉的人,其數有上千萬。

吃空餉的形式還有很多,大大小小都與官僚特權有關係,造成冗官冗費。

除此以外,還有數目巨大的庸吏,他們成天上班,看似吃正餉,但上班並無正事,有正事他們也幹不了。相當多的機關作風懶、散,上班就是扯淡看報喝茶,有的乾脆上網玩遊戲、聊天,衙門雖大卻效率低下。

所謂庸吏,即碌碌於位而不作為的官員,或靠關係上崗卻無才無能什麼也幹不了的官員,這種人各單位都有,而有些清水衙門,就是專門安置享有特權的庸人的。比如工會組織,跟西方的工會相比,他們絕對是濫竽充數素餐尸位,他們十多個幹部,除了從職工工資中每月扣收“工會費”,一年下來給職工發幾桶食用油外,並未見為職工作什麼服務,也無須工會提供什麼服務,而工會組織在各“國編”事業單位都有,還有婦聯等“群眾組織”,都是清閒衙門,由國家開資,各單位能力較差的幹部或享有特權的人都歸編工會、婦聯,用納稅人的錢養了一大批庸吏。

冗官庸吏看似不是貪官汙吏,所得工資不一定很高,清水衙門福利也不一定好,但他們不勞而食,較之辛勞的工人農民是食利階層,如萬州李某等多是有權力關係背景的,相比於公勤實務人員其地位相當優越,是擁有特權的人。且其數目巨大,事業單位的幹部編制到底有幾千萬人,一直是個未知數,財政上是無底洞。

冗官庸吏們耗費的國脂民膏其實並不比貪官汙吏少,政府明知其弊卻百般優容,不敢向他們開刀,生怕他們“上訪”,對庸吏不敢得罪。三十年來有過十多次機構改革,卻連保編坐吃空餉這樣明顯的弊政也革除不了,養了一大群寄生蟲沒有辦法清除,以致於積重難返。另外,還有數量巨大沒有編制卻仍由國庫撥錢發“補助”的準官吏,如農村的村支書,國家轉移支付扶貧支農的錢,很多先被他們吃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