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以來的風雲人物,郭沫若的歸來立即成為上海、南京、武漢和廣州等重鎮的頭號號外,以致人剛登岸,他那首步魯迅原韻的七律已經在朋友中不脛而走,被上海灘的各家報刊競相登載:
又當投筆請纓時,別婦拋雛斷藕絲。
去國十年餘淚血,登舟三宿見旌旗。
欣將殘骨埋諸夏,哭吐精誠賦此詩。
四萬萬人齊蹈厲,同心同德一戎衣。
“兩全家國殊難事”(1)
郭沫若,以他的性格、氣質和教養而言,他是不適宜從事實際的社會政治活動的,他首先應該是也只應該是一個浪漫主義的詩人,或者一個單純的學者。然而,他一生處於一個大動盪的時代,他總是被置於時代的浪尖,由“戎馬書生”至“文化班頭”而至“黨喇叭”,最後徹底地被捲入政治的漩渦。郭沫若一生的命運遭際到底是他的幸運還是他的不幸?對郭沫若這樣一個複雜的歷史人物,無論是簡單的肯定或簡單的否定,郭沫若手書聯
都不可能真正探究出這一人物的底蘊。
對於郭沫若在抗戰期間結束流亡生涯毅然歸國,人們有許多猜測,甚至有種種非議。無論我們對郭沫若的回國有何種猜測,我們都不應該懷疑他赴國難的沸騰熱血,更不應該揣測他是懷有某種個人目的。如果郭沫若貪圖高官厚祿,或者是要投機,要趨炎附勢,大革命時期,他只要跟著蔣介石就完全可以飛黃騰達,達到個人的目的。何至於等到現在再來投機?而他後來在抗戰中的表現也表明他的回國絕對不是為了個人的目的。
在《洪波曲》中,郭沫若曾把他流亡生活的結束很瀟灑地概括為“歸去來”三個字,但事實上真有這麼瀟灑嗎?郭沫若歸國前有沒有猶豫,有沒有惶惑?
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時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的郭沫若奮筆寫就激烈的討蔣檄文《請看今日之蔣介石》,以致被開除國民黨黨籍,並受到國民黨政府的通緝,從此開始了流亡的生活。1928年2月郭沫若東渡日本,隱居在東京附近的市川市。流亡日本期間,郭沫若潛心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和古代漢字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先後出版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兩週金文辭大系》、《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等一系列學術著作。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在日本,郭沫若在學術上的成就都得到了大家的肯定,郭沫若也得到了學術界的普遍尊敬。如果不是戰爭爆發,他可能會沿著這樣的人生之路一直走下去,那樣,我們看到的或許是另一個郭沫若。儘管此時身居日本的郭沫若,生活穩定和諧,安娜夫人溫柔賢惠,五個兒女聰慧而自強,且事業上已有所成,但他的內心卻一天也沒有平靜過。郭沫若的性格中有一種英雄情結,他喜歡熱血沸騰的生活;再者,遠離故土的孤獨和思念也無時不在他的心頭纏繞。在寫給好友容庚的信中郭沫若表達過歸國的願望:“歸國恐尚非其時,弟之夢想將來如有機會,與兄攜手同把鋤頭於秦隴之間,必一快事也。”在其偶有所作的詩中亦流露出這種情感:“信美非吾土,奮飛病未能。”1936年冬,郁達夫於日本遊歷往訪郭沫若,老友分別十年,一朝相見自然喜不自禁。在郭沫若贈郁達夫的一首七絕中,更表明了郭沫若流亡海外的心境:“十年前事今猶昨,攜手相期赴首陽。此夕重逢如夢寐,那堪國破又家亡。”
1937年5月,郭沫若回國一事出現轉機。5月18日,長期為郭沫若回國奔走的郁達夫一日之內給郭連發兩信:一系航空,一系平郵。郁達夫在信中說:“今晨接南京來電,囑我致書,謂委員長有所借重,乞速歸。”至於南京方面為什麼會突然召郭沫若回國,郁達夫只約略提了一下:“此事之與有力者,為敝東陳公洽主席,及宣傳部長邵力子先生,何廉處長,錢大鈞主任,他們均係為進言者。”對於國民黨政府突召郭沫若回國,有人猜測是因為郭沫若在甲骨文、金文研究上的傑出成就引起了日本極有名望的政界###西園寺公望的注意,國民黨中的親日派想透過郭沫若的這層關係來與日和談。此種說法因沒有更多的旁證予以佐證,而當事人在回憶中也沒有談及,當存疑。實際上,南京方面召郭沫若歸國更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國內的政治局勢出現了變化。西安事變之後,國內團結一致共同對外的空氣已經形成,而國民黨政府也在極力營造一種統一戰線的局面,不管這種努力是真誠還是做秀,畢竟是有了這樣一種姿態。南京政府召郭沫若回國的真正原因是什麼,我們暫且不論。但無論如何,南京政府有讓郭沫若回國的態度,這肯定是事實。郭沫若從日本秘密回國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