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部分

*的地步恐怕還是不太應該吧,更何況任何一個嘉賓,他的全部難道只有性嗎?

據說,韓國的河利秀曾到臺灣做過類似節目,主持人三名不離河利秀的*,令河利秀十分地生氣,我只能說這太丟中國人的臉了。

靠暖昧靠性來贏和收視率,這恐怕是製片人的無能,若臺灣整體上這種欄目流行的話,這恐怕就是一個社會問題了。

正如許純美那期節目中的嘉賓所說,整個臺灣社會在淪喪,惡俗受歡迎肯定是一個不好的現象。

十分遺憾的是,在大陸,某些欄目正在努力向這方面發展,當然由於環境的問題,還不至於如此地惡俗,但暖昧的氣息已然形成。

我們當然沒有必要只看一些高雅的節目,但惡俗的東西還是遠離熒屏的好,畢竟這些東西並不是適合所有的人。

韓兮

2005年於通縣

電視劇是個什麼東西

學電影的一般都要接觸到一個問題,電影是什麼?答案很多,是第七藝術,是夢,是潛意識的影像反映等等。

很少有人討論電視劇,因為它太普及了,就好比是下里巴人似的,怎麼能與陽春白雪相提並論呢?

於是,電視劇雖然娛樂了比電影多得多的人群,但所受到的待遇卻是極為不公平的。那麼電視劇到底是什麼呢?

有導演稱,電影拍得是感覺,電視劇拍的才是故事。這句話我認同後半句,電視劇的確是故事,而且首先便是故事,是用影像表現出來的故事。

電視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這點從不斷增加的頻道中便可以看得出來,於是給觀眾的選擇性便多了起來,當我休閒在家的時候,拿起遙控器,開啟電視,這個故事不吸引我,手指一動便換了臺,若還不吸引我,再換,直到一部電視劇中的某個情節恰好抓住我的心為止。

如此地便利令我的手指有些疲累,但起碼一點不可否認,沒有好的情節的電視劇是不會將我留下的。

從古至今,所有的都是一樣的,愛情與死亡,故事無法擺脫的母題。

可從古至今每一個故事卻又不一樣,因為講述的方法不一樣,於是便有了涉案,青春偶像,時裝,戲說等分類。

講故事的人水平也不一樣,有的很精彩,有的很沉悶,細想一下,這沉悶與精彩並不是故事本身,而是故事中的情節。

說實話,看過許多電視劇,讓我講出某部劇的故事恐怕很難,但描述一下看到的情節卻十分地容易。就是這情節將我的眼球抓住,讓我繼續看下去。

電視劇講的是故事,靠的卻是情節,只有情節的不一般才能造就一部好的電視劇。但慢慢地,我發現了過多情節的相似與重複。

第一個將美女比作花的人是成功的,第二個勉強還可以接受,第三個就有些厭煩了,至於第四個以後,那自然就不必我多說了。

網上流傳著許多關於相似情節的歸納,比如說機場送行,比如說肆無忌憚地說著別人的壞話,但被說的人往往就站在他的身後。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故事在這樣的組裝下只能雷同下去。

與朋友聊天,經常會說起某部電視劇,在講述的過程中,人物甚至比故事還要重要。

講述者會很不自覺地以該劇中的某個重要人物為線索,將他身上發生的事情講述的脈絡清晰,當你真正看片的時候,你會發現劇中的故事並不是這樣講述的。

這原因自然就是觀眾經過了自己的整理,將他認為最重要的主人公的命運提煉了出來,偶爾說到劇中的其它人,也只是起到輔助作用。

其實,這裡並不是人物的問題,而是命運。人的命運也是故事的一種表現,他也能構成一個完整的故事。事實上,許多電視劇講述的就是人物的命運,曲折傳奇,或普通平常。

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命運,觀眾喜歡看一看別人的命運。這本來是製造電視劇比較正確的切入點,許多劇本也先是從人物出發的。

比如說創意就是某個環境中,男主人公一邊努力上進,一邊與三四個女性剪不斷理還亂的感情糾葛。

靠,這樣的創意遍地都是,為什麼是個男主角就有三四個紅顏知己,為什麼A愛上了B,B偏愛C,然後折騰半天還要回來找A。

人物的命運驚人的相似,這樣在電視上根本就找不出個體來。

命運延續了情節的毛病,不是雷同,而是註定的,也許這樣比較符合觀眾潛意識中對異性的渴望吧,誰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