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分析師們的收入也會不斷減少。關心則亂,因為和切身利益相關,所以證券分析師進行股票分析的時候,往往會加入人為的感情因素,難免會有失之偏頗的地方。這就是證券分析師的人性弱點。
由於做股票分析的時候,摻雜了太多情感的因素,所以證券分析師的話並不可信。但是,用他們的觀點來驗證“茶葉蛋的股市邏輯”卻是可以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證券分析師是“最堅定的多頭”。我們已經知道,從感情上來說,證券分析師希望證券業永遠保持景氣,最不願意看到股市下跌,也最不願意承認股市行情變壞。他們很少會親口承認熊市。如果熊市真的來了,分析師們通常會很有藝術性地說:“預計股市將震盪一段時間,注意逢低介入,逢高減倉。請做好波段操作,高拋低吸。”如果下跌的幅度太大,實在不好交代,他們又會說:“預計股市將在××××點位到××××點位的區域內做寬幅震盪。”幾百點也可以理解成是寬幅震盪,幾千點也可以理解成是寬幅震盪,說了等於沒說。
大家可以想想看,如果連這樣堅定的最後的看好者,都看空的時候,說明什麼問題呢?那肯定是熊市快見底了。如果僅僅一個分析師看空還不足以為信的話,那麼多個,甚至所有分析師,所有證券研究機構,都異口同聲,一致看空的時候,那麼熊市的底部就真的有可能已近在眼前,甚至已經到來了。
當然,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用證券分析師們的看法來驗證牛市是否見頂,是很難辦到的。道理很簡單,因為證券分析師是最堅定的多頭,股市稍有反彈,他們往往會出奇一致地認為是牛市來了,或者中級反彈已經出現。
類似的股市邏輯還有很多,比如朋友圈裡、菜市場裡、住宅小區的公共健身區、小學門口等著接孩子們放學的家長中、工作單位的同事之間等都可以找到這樣的股市邏輯。生活處處留心皆學問。
其實,做好股票投資並不一定要時刻靠近這個市場。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時候,離開了再看,能看得更清楚。或許僅僅透過觀察生活,也是能做好股票投資的。
股票人口學(1)
“茶葉蛋的股市邏輯”中體現出來的,其實是股票的人口學。
1�股票人口學
2009年11月的時候,我的一套房子裝修。到了該鋪裝木地板的時候,我給地板廠家打了一個電話,他們給我送來了地板,同時也派了一個地板鋪裝工人過來。
“師傅,你哪裡人”我問他。
“我湖北人。”他回答。
“湖北人好啊,幹活細心。”我誇獎他道,“我看你幹活就很不錯。”
“還可以吧。”他似乎有些高興了,“其實,在北京鋪地板的工人有八成是我們那個縣的。”
“哦?有那麼多?”我有些吃驚,“那恐怕得有好幾千人吧?”
“是啊,沒錯!”他答道:“是有好幾千人。”
“有這個手藝為什麼不在本地幹,而要出來呢”我又問。
“我們那裡也有在本地乾的,但是本地會的人太多,活少,錢難掙,不好乾。還是北京好,活多,機會多。”他回答道,“我們村裡的年輕人幾乎都出來了。”
“是嗎?你什麼學歷?”我又問。
“小學。”他答道,然後又有點不好意思地補充了一句:“小時候讀不進書,現在後悔了,也晚了。”
鋪裝木地板的生意,當從事的人少的時候,每個人掙錢都很容易,即使在當地也可以找到活幹;而當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多的時候,每個人掙錢都不容易,需要背井離鄉跑到北京才能掙到令自己滿意的報酬,這就是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程度的地板鋪裝工人告訴我的地板鋪裝人口學。
任何生意都是這樣,當從事它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所有人的平均利潤都會攤薄,會出現“錢難掙”的情況。一盒蛋糕,一個人吃,全部都是他的,十個人吃,每個人卻只能吃到一小塊。
股票也是一門生意。它是帶有投資性質的生意。從事或關心這門生意的人口越少,未來每個人分到的平均利潤就可能越多。從事或關心這門生意的人口越多,未來每個人平均分到的利潤就可能越少。
牛市剛開始的時候,大多數的人都還沉浸在熊市的恐慌中,並不認為機會已經來臨。而少數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卻發現了掙錢的時機已經成熟,於是開始買入。此時股票已跌到谷底,股價極低,稍微買一下就會漲起來,掙錢效應漸漸體現。看到有人掙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