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部分

鮮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最大的一場國際性的區域性戰爭,它帶有國家集團和國家集團間的戰爭性質。所以受政治、外交因素的制約更為明顯。聶榮臻元帥指出:抗美援朝戰爭是軍事、政治、外交、文化等各種鬥爭的總體戰。在這場戰爭中,美國一方面極力企圖扼殺朝鮮人民的革命力量,進而為擴大戰爭作準備;另一方面,在當時兩個陣營(社會主義和帝國主義)對壘的狀況下,它進行這場戰爭又不能不受其全球戰略的制約,自然便出現了軍事鬥爭與###、打與談交織進行的現象。其鬥爭的特點是:政治、外交鬥爭不但表現在戰爭之前,而且貫穿於戰爭全過程。其表現形式亦隨著戰爭的發展而發展,而每一形式又有著各種不同的新內容。戰爭的前一階段,主要表現在國際外交方面的鬥爭,而後一階段,主要表現在歷時兩年多的談判與戰鬥同時較量。但是政治、外交鬥爭的勝利要以軍事鬥爭為後盾,必須有作戰行動相配合。

一、抗美援朝(7)

抗美援朝戰爭,面對強大而蠻橫的對手,同它進行政治、外交鬥爭,無疑是非常困難的,經過尖銳的軍事較量,它才講一點理。所以在抗美援朝戰爭的全過程中,中共中央始終貫徹了“能戰方能言和”的思想,堅持了軍事鬥爭與###雙管齊下的方針。志願軍參戰之前,採取“先禮後兵”的原則。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即以陸、海、空軍大舉侵入朝鮮,同時用武力霸佔了我國的領土臺灣。在美軍入侵朝鮮的第3天,毛澤東即向全世界表明了我國的嚴正立場,指出:“全世界各國的事物應由各國人民自己來管,亞洲的事應由亞洲人民自己來管,而不能由美國來管。美國對亞洲的侵略,只能引起亞洲人民廣泛和堅決的反抗。”中國人民“既不受帝國主義的利誘,也不怕帝國主義的威脅”。他號召:全國和全世界的人民團結起來,進行充分的準備,打敗美帝國主義的任何挑釁。在表明了我國的政治立場以後,立即在軍事上作了應變的準備。9月中旬,美國軍隊在仁川登陸並加速向北推進時,周恩來對美國發出了嚴正警告:中國人民決不能容忍外國的侵略,也不能聽任帝國主義者對自己的鄰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為爭取避免出現中國被迫出兵的情況,中國決定透過外交途徑向美國再一次提出警告。10月2日深夜,周恩來緊急約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請印度轉告美國:如果美軍越過三八線,中國一定要管。但是,美國無視中國的警告,於10月7日越過三八線,並向中朝邊境瘋狂冒進。面對美國的瘋狂挑釁,中國人民忍無可忍,只好舉起反侵略的旗幟來制止美國的侵略,用戰爭來保衛和平。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之後,同敵人在軍事和外交兩條戰線上進行了尖銳的較量。志願軍進入朝鮮後及時地捕捉戰機,第一仗就把敵人由鴨綠江邊打退到清川江以南。敵人遭到第一次軍事打擊後,美國在聯合國誣衊中國人民志願軍是干涉朝鮮,是侵略。這樣,我國又在聯合國與美國進行了第一次較量。為了闡明中國抗美援朝行動的正義性,我國又派伍修權在聯合國安理會發表演說,控訴美國侵略我國臺灣和武裝干涉朝鮮的罪行,指出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行動是完全合理的和正義的,同時再次重申了中國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主張。我國代表在聯合國講壇上義正辭嚴的發言,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同情和支援,使美國完全處於被告地位。這是我國在聯合國第一次與美國交鋒。這次外交較量,我國獲得了重大的勝利。志願軍入朝至1951年6月,連續發動了5次戰役,把敵人打退到三八線,敵人付出了重大傷亡,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在敗退中喪命,總司令麥克阿瑟被撤職。美國統治集團承認:朝鮮戰爭是個“無底洞”,“看不到聯合國軍有勝利的希望”,只好接受停戰談判。當時《美國新聞與世界導報》不禁慨嘆地說:“一個美國司令官,在美國政府的命令下揮起白旗前去和敵人談判,在美國立國175年的歷史中,這是第一次。”停戰談判的局面,是軍事鬥爭的勝利造成的。

1951年7月,敵我雙方在三八線上開城進行停戰談判後,美國並不甘心在朝鮮戰場上的失敗,因此談判一開始,它便採取了拖延和訛詐的政策,不肯公平合理地解決朝鮮問題,企圖用談判來掩護軍事進攻,以軍事壓力來迫使志願軍屈服。因而戰場上便出現了邊打邊談、軍事鬥爭與談判鬥爭交織進行的複雜局面。針對這種情況,彭德懷提出了“###與軍事鬥爭雙管齊下”的方針。在這一方針指導下,志願軍又以新的形式同敵人在兩條戰線上展開了激烈的較量,即面對面的桌上談判和槍對槍、刀對刀的戰場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