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軍不備,這種偷襲戰術與德國閃電戰在航空力量方面的使用設想不謀而合。為了使航空部隊不再拴在各自的機場上,從1937 年開始,也就是昭和12年,日本陸軍航空兵開始在中日對峙的前線東西伯利亞和日本本土組建擁有獨立支援地勤甚至是機場高射炮部隊,能夠脫離機場獨立機動作戰的飛行戰隊。各飛行戰隊手中的日常地勤維護和擁有大修能力的野戰工廠以及機場地面防禦部隊都被統一編為“飛機場大隊”。
至此日本陸軍航空兵總算擁有了快速前沿展開的能力,但是其飛行戰隊編制仍過於臃腫,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陸軍航空兵又發展出更為激動靈活的飛行師團,和能夠與地面緊密協同,編制比一般飛行中隊稍大的“獨立飛行中隊”,兩個獨立飛行中隊就可以構成一個“獨立飛行隊”。當然這種靈活編制並非憑空出現,其濫觴就是在東西伯利亞和中國戰場多次出現過的“獨立飛行大隊”。…;
獨立飛行大隊進駐白樺城之後沒幾天,7月20日(日方記錄)或 21日(中方記錄),桑葉河上空爆發了第一次空戰,一架執行戰場偵察巡邏任務的東北軍“青鳳”偵察戰鬥機被日軍“烈風”式戰鬥機擊落。在被襲擊之後東北軍針鋒相對的派出戰鬥機在桑葉河上空磨拳擦掌,7月22日第一次雙方戰鬥機爆發首次正面交鋒,日方的記錄中,一架“烈風”在巡邏中遭遇了6 架“青鳳”戰鬥機組成的機群,並將其中三架擊落,中方的記錄承認了失敗,但是細節上與日軍有些出入:3架“青鳳”和2架“雲雀” 被5架日軍“烈風” 偷襲,一架“青鳳”不幸被擊落,另一架雖然身負重傷,卻安全降落。與此同時,東北軍和日軍的司令部都在四處蒐羅援兵充實本方的空軍實力,東北軍方面在 7月20 日之前的準備顯得漫不經心,動起手來卻發現對面的日本人明顯是蓄謀已久有備而來。痛定思痛,中國人以驚人的效率將戰機塞滿了能夠覆蓋桑葉河的機場。
7月23日,東北軍第22戰鬥機團抵達前線機場,其裝備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8架新式的“金絲燕”式戰鬥機,這款戰鬥機是根據西班牙內戰的經驗,將火力提升了一倍,發動機罩和機翼上共安裝了4 挺機槍,速度加速性好,垂直和水平機動都非常出色,相對前面來說唯一稍顯不足的就是滾轉效能略差。另外第22戰鬥機團還有36架老式的“青鳳123乙”,這批飛機在之後的作戰中大部分時間擔任對地任務,其堅固的機體和靈活的身法還有翼下的火箭使得它們成為地面日軍的噩夢。幾天之後,59架隸屬第38高速轟炸機團的“快刀”中型轟炸機也趕到了前線。
面對中國方面的大舉增兵,日本方面也始終沒有停下增兵的腳步。7 月24日,第 11飛行戰隊的兩個中隊帶著 200架“烈風”飛抵白樺城。三天之後日本人已經可以在桑葉河上空拍出龐大的飛機叢集。在雙方空軍部隊磨刀霍霍之時,地面上的人字旗卻已經渡過了桑葉河,還在東岸建立了堅固的橋頭堡陣地,靜等旭日旗下的野獸們過來撞個頭破血流,深感“皇軍”面子被中國人狠狠扇了一巴掌的日本陸軍,正在集結力量準備給中國人一個大大教訓,當然日後的戰役發展證明,這個教訓在天上或者地下,恰恰都是給日本人自己的。
雖然地面作戰打得有聲有色,天空卻被日本飛機的機翼遮蔽了光彩。在 7月28日這一天,3 架“青鳳”在桑葉河上空撞見了一群日本戰鬥機,仗著人多勢眾,日本戰鬥機在幾分鐘內連中三元,上演了空中帽子戲法。 這一天晚些時候,又有10架“青鳳”被日軍飛機偷襲,18架“烈風”躲在高空,看準目標後呼嘯而下。中國戰鬥機雖然奮起反擊,怎奈高度和速度優勢都不在自己一邊,最終被擊落6架,另有一架“青鳳” 勉強迫降,本以為逃過一劫,沒想到日本人不依不饒,俯衝而下輪番掃射,最終將這架“青鳳”打成一堆火焰。僥倖生還的“青鳳”中還有兩架嚴重受損,只能在最近的前線機場迫降,落地後便報廢了。而打得東北軍只剩一架全身而退的日本人自己卻是毫髮無損。
看著空中的損失逐漸增多,東北軍的高階將領也是心急如焚。當時的東北軍第37裝甲軍司令郭松齡親自上書北京報告日本航空部隊在桑葉河上空佔盡優勢、橫行無忌。結果,8月2 日他以“喪失戰鬥意志”的理由被撤換,繼任者鍾離衛上任伊始便著手將士氣低落的部隊改編為第一集團軍。…;
實際上,北京早就對東北軍空軍在桑葉河的糟糕表現有所耳聞,也已經計劃好如何扭轉頹勢。與新任司令員一同抵達的還有大批參加過西班牙內戰的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