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操行。德,道德。古人以德操並稱,有德於內者,則操之於外。曹操的名與字,意思是說,良好的品行來自於良好的道德信念。孟是排行,說明曹操在兄弟之間排行老大。同樣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後來視道德如敝履的,恰好也是這位排行老大的曹操。

徐國民先生笑道:“三國時期,人們取名用字,似乎很喜歡用這個‘德’字啊!為什麼呢?”

我回答說:“應該說,在整個漢朝人們都喜歡用‘德’字取名。三國時期,不過是漢朝的遺風罷了。即便不用‘德’字,也會用包含道德意義的文字,例如陶謙、孔融、呂布,都暗含著道德上的嘉許。您注意到了嗎?”我反問徐國民先生說,“與那個時期相反,現代社會卻很少有人用‘德’字取名,為什麼呢?”

徐國民先生問:“為什麼呢?”

我回答說:“乃風氣之使然耳。”

據說,人從宋後少名“檜”——自從宋朝的秦檜以後,很少有人用“檜”字取名。人們覺得,秦檜這個人太壞了,連岳飛這樣的忠臣也被他謀害,實在令人討厭。檜樹是一種常綠喬木,木質桃紅而有香氣,頗為珍貴,卻因為秦檜而背上惡名,只好改了一個名字,叫做 “刺柏”。植物尚且如此,何況人呢?從此再也沒有人願意用“檜”字取名,惟恐別人把自己跟秦檜牽連在一起。

同樣的道理,一自###批孔後,人間至今少名“德”——自從“###” 批判孔子以來,就很少有人用“德”字取名。當孔子被打倒,孔子所鼓吹的道德觀也遭到踐踏。從此以後,道德就成了偽君子的代名詞。但凡有人談及道德,便很可能遭到人們的嘲笑。至今三十多年過去了,這種風氣依然沒有多少改變。

txt小說上傳分享

曹操與徐州的戰爭(1)

在關東聯軍的逼迫下,董卓火燒洛陽,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袁紹身為關東聯軍的盟主,眼看著董卓絕塵而去,卻開始向自己的盟友暗下毒手。而他瞄準的第一個對手,乃是冀州牧韓馥。當年,袁紹與董卓爭雄,逃往冀州,韓馥算得上袁紹的恩人。而後,董卓任命袁紹為渤海郡太守,韓馥也剛好是袁紹的頂頭上司。可是,野心勃勃的袁紹早已顧不得什麼恩情與職場倫理,不僅陰謀佔領了冀州,還用計使韓馥自殺於溷(廁所)中。

曹操之謀張邈也,恰如袁紹之謀韓馥。《三國志·魏書·張邈傳》說,張邈年輕時就有俠義之風,甚至不惜散盡家財去幫助那些窮苦的人民,因此很多人都願意追隨他。曹操為董卓所緝拿,一路逃亡到陳留郡。張邈當時是陳留郡太守,竟然不避兇險,支援曹操在自己的轄區內招兵買馬。《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說,張邈還曾經“遣將衛茲分兵隨太祖(曹操),到滎陽汴水,遇卓將徐榮,與戰不利,士卒死傷甚多。”袁紹指使曹操謀殺張邈,曹操拒絕說:“張邈是我親愛的朋友,無論對錯都應該包容他。更何況如今天下未定,不可以自相殘殺。” 張邈因此“益德太祖”。豈知曹操一面向張邈表示友好,一面積極發展自己的力量,卻試圖將張邈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張邈惟恐自己重蹈韓馥之覆轍,遂與曹操部將陳宮、許汜、王楷等共謀反曹。

恰逢王允與呂布刺殺董卓,為董卓部將李傕、郭汜所敗。張邈與陳宮遂迎立呂布為兗州牧,公開與曹操決裂。以張邈寧可迎立呂布而反曹操的情狀,可見張邈怨恨曹操之深。整個兗州,除了鄄城、東阿、範縣之外,所有的郡縣都反了曹操。曹操與呂布決戰一百多天,難分勝負。

所以,亂天下者,並非止是董卓及其部屬。若要追查責任人,袁紹、曹操、以及那個自作聰明的白馬將軍公孫瓚,都算得上罪魁禍首。否則各地郡縣保境安民,天下不會亂成那個樣子。洛陽與長安之間的兩京地區,曾經像我們現在的長三角地區一樣富庶,竟然淪為“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無人區。而曹操與呂布所決戰的兗州,也是遍地饑荒,甚至到處都是人吃人的現象。

這個時候,恭行祖訓的陶謙又在做些什麼呢?

《三國志·魏書·陶謙傳》痛罵陶謙,說他親信小人,疏遠名士,荒廢了當地的行政與司法管理。其實呢?傳記中所說的讒慝小人,不過曹宏一人,而這個曹宏究竟害了多少良善,亦不見任何說明。傳記中說他疏遠的名士,乃是琅邪人趙昱,最初被陶謙闢為別駕從事,因為在官場上鬧了一些彆扭,便“辭疾遜遁”。陶謙很生氣,就命令揚州從事吳範狠狠地教訓了他一頓,使得他重新出來做官。因為表現不錯,陶謙保舉他為茂才,升任他為廣陵太守。由此可見,陶謙相當重用趙昱,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