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黨官兵在野外作戰;身體暴露的部分很快就會凍傷;手一摸到金屬槍管就會被粘下一層皮。即使穿著大衣和棉鞋;也會在雪地裡凍得爬不起來。加上很少能吃上熱飯;東北野戰軍在冬季攻勢中出現大量的凍傷:“自冬季攻勢以來;不到半月;已凍傷八千餘人。其中很重的約三分之一;有一部分將成殘廢。”除了非戰鬥減員外;戰場上的減員的數字也顯示出戰鬥之殘酷;僅在殲滅新五軍的戰鬥中;東北野戰軍傷亡高達一萬多人。

成千上萬的東北翻身農民倒在了冰天雪地裡。

衛立煌:“我參加共產黨好嗎?”

一九四八年一月二十七日;衛立煌到達瀋陽。

無論是國民黨還是共產黨;都對衛立煌的上任心緒複雜。因為在國民黨軍高階將領中;衛立煌是一個另類人物。

現年五十一歲的衛立煌;出生在安徽合肥東郊衛楊村;十五歲那年因家貧無以為生;應招到廬州軍政府當兵;後進入湖北學兵營;結業後投奔粵軍;成為孫中山的一名衛兵。一九二六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期間;他升任第一軍十四師師長;與他一起提升的還有第三師師長顧祝同。這一年的秋天;北方軍閥孫傳芳兵分三路渡過長江直指南京;衛立煌的十四師血戰四晝夜;為保衛南京立下殊勳。但是;戰後何應欽提拔劉峙為第一軍軍長;顧祝同為第九軍軍長;他僅為第九軍副軍長。——衛立煌不是黃埔出身;這是國民黨軍中稱他為“嫡系中的雜牌”的緣故。蔣介石任用高階將領常以黃埔出身為標準;僅這一點就讓衛立煌對蔣介石含恨終生。

雖然衛立煌與蔣介石有解不開的芥蒂;且在政治上他也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但是出身貧苦的他必須為社會地位的提升而努力;因此他的人生似乎已經無法與蔣介石剝離;他們之間已經形成了共同進退、榮辱相連的依附關係。

一九四五年初;國民政府任命衛立煌為陸軍副總司令;而總司令是北伐時就與他有間隙的何應欽。他十分不滿;先是稱病;不久就開始了長達一年的出國旅行考察。

一九四七年十月;衛立煌回國後;立即被蔣介石召見。蔣介石希望他接替陳誠;與共產黨軍隊作戰;挽救東北的危險局面。

衛立煌說:“修辭已在東北;駕輕就熟;現在換人恐怕不好。”

蔣介石說:“他要是勝任;我就不借重你了。”

蔣介石選擇衛立煌去東北的動因是:在國民黨軍高階將領中;衛立煌能拼善打;以資歷和聲望論他能擔當這個職務;而論人事關係;東北的杜聿明、鄭洞國、範漢傑、廖耀湘;都曾是遠征軍中的將領;而衛立煌統領遠征軍的經歷令他在美國軍界有較高的聲譽;他的上任肯定會得到美國的支援。衛立煌猶豫不決。此時;共產黨軍隊在東北已有七十萬正規軍;地方武裝將近百萬;而國民黨軍作戰部隊不足二十萬;更為嚴重的是長春至瀋陽、瀋陽至錦州的鐵路都已中斷;這就意味據守在幾個大城市裡的國民黨軍都已成為孤軍。蔣介石單獨宴請了衛立煌;特別向他說明:如果不能挽救危局;衛本人沒有責任;政府絕無放棄東北之意;三四月間將有三至四個軍增調錦州;目前先派二十駕大型運輸機專為長春、瀋陽、錦州運送給養。

衛立煌決定上任。蔣介石的這番話感動了他:

東北是一個比西歐大國還要大的地方;那裡重工業佔全中國一半以上;是我們民族復興的生命線;得失影響國際視聽和全國的人心。過去幾十年;有幾次靠你挽救了危險的局面;我都記得清清楚楚。現在到了這個緊要關頭;我看只有你能擔任這個艱鉅重任;才讓你去東北;相信你一定能夠挽回不利形勢……我看你用不著顧慮;你一定能把這個事辦好。萬一戰局失利;責任也不能由你來負。

衛立煌的夫人對他決定上任東北十分惱怒;說人人都知道東北快要完了;連我這個沒有軍事頭腦的人都看清楚;你為什麼偏偏“去替陳誠當替死鬼”?衛立煌的回答是:“要革命就不能怕死。”沒有證據表明;衛立煌在政治上傾向了共產黨方面。從他的人生軌跡上看;只有他對蔣介石不滿是真實的;而且是刻骨銘心的。作為國民黨軍高階將領;衛立煌的政治膽量可謂驚人;他確實提出過參加共產黨的要求。抗戰時期;他曾向他的秘書趙榮聲說:“我參加共產黨好嗎?怎麼參加呢?”提出這個問題後;他要求趙秘書立即到西安八路軍辦事處去找林伯渠當面問一問。聽了趙秘書轉達的衛立煌的請求後;林伯渠的答覆是:“衛先生若能作為一個執行孫中山先生三大政策的國民黨員;比他參加共產黨對中國革命更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