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因為全職媽媽的安全感來自家庭,[個體的社會角色和家庭角色影響了父母對待孩子的心態,也就隨之造成了行為的變化。]孩子是否出色是她的成績單,於是她們會把壓力傳遞給孩子,將孩子的全部行動都鎖定在眼中,生怕出任何差錯。但對孩子來說,家本應該是放鬆的地方,而回家後卻有一種被監視的感受,自己任何一種情緒的表露都會引起強烈的反應,所以他選擇了不表態而沉默。”
“我似乎能理解他媽媽的感受了。可他爸爸呢?為什麼他會老打孩子呢?”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他非常清楚自己在家庭中所需承擔的責任,特別是已為人父的男人。而事實上,平日忙到無法顧家的爸爸內心是愧疚的。當他回到家後,希望聽到孩子的好訊息,結果妻子卻總在訴苦和抱怨孩子……這些在他耳中就變成了妻子對他平時不顧家、不管孩子的一種埋怨。對他而言,最直接的‘管教’就是‘打’,這是最簡單的方法。而這其中的‘打’很大部分是打給妻子看的。”
“天哪!這孩子簡直成為了個道具,還肩負著爸媽雙重壓力。”李陽一邊做著記錄,一邊憤憤不平。
“對,這就是孩子不說話的癥結所在。”我還沒有來得及說下去,李陽打斷了我,“那拿錢和這事又有什麼關係呢?”
“當然有關係了,他每次都只拿五毛、一毛,能買什麼呢?而且頻率都不高,他只是想透過這方法引起父母注意。一般來說,現在錢包裡多幾毛、少幾毛誰會發現呢?可這媽媽多麼細心啊,你可以想象她平時‘監管感’多強了。”[孩子的行為不會是孤立存在的,所以要結合父母行為來研究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
“你是說孩子想吸引父母的注意?他媽媽這樣一心撲在他身上,他還覺得不被關心嗎?”李陽一臉狐疑地望著我。[分析孩子行為的第一步是需要問自己: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我們關注的重點不應該是行為本身,應該是行為背後的原因。]
“關心,什麼是真正的關心?”當被問到這個問題時,我這段時間對此思考而帶來的難受、偶爾的憤怒都被再次觸發,“獨生子女的現狀讓父母對他們顯示出強烈的愛和關心。但他們只關心孩子的成績和在學校表現,有人關心過孩子什麼時候開心、什麼時候難過嗎?會和孩子一起分享他們的快樂和分擔他們的痛苦嗎?沒有!”我一時有些激動,聲音大了起來,“父母舉著一面大旗,‘為你好、為你將來好’,就可以完全不顧孩子現在的感受嗎?如果你的上司每天只關注你的業績和工作成果,其他什麼都不過問,你會認為他在關心你嗎?”
“遇到這樣的領導,我早不幹了。”一位編導不滿地回答。
“你們可以不幹,可孩子們能‘不幹’嗎?能‘跳槽’嗎?不能,他們只能承受,別無選擇!”
“那你說父母該怎麼辦呢?”有人問。
“首先,父母要先問問自己,每次行為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還是孩子的需要,更要明白這是孩子一時的物質或心理需要,還是成長的需要。”[很多時候父母的行為是滿足了自己的需要或者是孩子的需要,但卻遺忘了孩子成長的需要。這三者的差別導致了教育行為的偏差也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收穫。]我開始案例總結。
“請舉個例子。”編導提出要求。
“比如說在我們營地活動中,因為任務難度大,孩子們身體上受了點兒苦,但他們自己並沒嚷嚷。可父母心疼了,看不下去了,想讓孩子退出任務。這個‘退出’行為就是滿足父母內心需要,而不是孩子的需要。如果是孩子忍受不了,要求退出,那才是孩子的需要。但如果這種強度的鍛鍊對孩子的成長是一種需要,那作為父母,你是看到孩子一時的需要,還是成長的需要呢?”
“那現在有大量的全職媽媽,你有什麼好建議呢?”李陽緊跟話題發問。
“的確如此,特別是在發達城市,全職媽媽數量直線上升,由此引發出一系列教育新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我認為,首先意識上,夫妻雙方應達成共識,不論誰在家照顧孩子和在外獲取經濟來源,二者對於家庭貢獻是平等的,只是分工不同罷了,這樣雙方心理狀態才會平和。其次,即使在家相夫教子也一定不能忘了和社會聯絡,需要關注和了解社會發展,需要不斷學習和進步。只有讓自己感受到時代的脈搏,生活的召喚,才能傳遞給孩子積極的情緒。孩子回到家,希望看到的是生活積極的媽媽、瞭解社會的媽媽、一個在不斷學習進步的媽媽。[全職媽媽需要保持和社會接觸,積極成為社會中的一員。保持健康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