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1部分

坐在省…委書記身邊的一位領導顯然聽見也看見了,冷冷地說:“小同志,繼續彙報,有什麼說什麼,不要有顧忌。”

“是!”

“告御狀”的機會不是什麼人都有的。

對不起,得罪了,反正你又不是我領導。級別再高,官再大你也管不到我。韓博越說越來勁兒,鏗鏘有力,擲地有聲。

“1995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頒佈後,該縣人大常委會同志在專項調查中發現縣內普遍存在虛開增值稅發票問題,向縣領導作過題為《引稅要謹防碰到‘高壓線’》的專題報告,要求進行全縣大檢查,嚴肅查處虛開現象。

但是,該縣主要領導卻把檢查限於稅務系統內部的‘自查自糾’,主張‘此事的面宜小不宜大’,仍鼓勵‘引稅’,並一再重申獎勵政策。此後,縣有關部門多次向縣領導彙報本縣虛開增值稅發票問題的嚴重性,縣領導不置可否,無動於衷,客觀上容忍、支援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氾濫成災。”

一個專案組的特別小組,居然在另一個省的一個縣,在沒有地方公安部門尤其紀委配合下收集到這麼多證據,拿到這麼多紅標頭檔案。

有戰鬥力!

今後遇到重大違紀案件,可以考慮讓紀委抽調這個小組的同志參與調查。省…委書記面無表情,心裡卻很高興。

強烈的對比出來了,領導們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一個基層小民警有什麼好怕的,何況廳領導在暗中支援。

韓博可不管領導們會怎麼想,指著銀幕上出現的照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偷騙稅的犯罪活動往往與**現象交織在一起。一些犯罪分子為開啟稅務徵管的缺口,採取拉攏腐蝕的手段,在幹部隊伍中尋找代理人。而某些意志薄弱的幹部不惜踐踏法律,為犯罪分子開綠燈。

稅務稽查大隊是掌握執法大權的重要部門,而東華縣稅務稽查大隊大隊長顧尚榮卻貪贓枉法,為虎作倀,極力庇護虛開增值稅發票的犯罪分子。不少像古銀峰這樣的外地‘虛開專業戶’,就是經顧尚榮‘引進’到東華縣的。

據古銀峰交代,顧尚榮曾多次拍著胸脯對他說你在東華縣做虛開生意,就像進了保險箱,根本不會出事的。於是,古銀峰背靠大樹瘋狂虛開。在顧尚榮的縱容、支援下,一人就在東華縣註冊成立7家皮包公司,虛開增值稅發票達6000多份,價稅總額超過6。4億元!”

這是省廳大案要案處民警從繳獲到的證據上統計,以及十幾位審訊專家在看守所連夜審出來的最新情況。

聽到這個數字時韓博大吃一驚,周處長壓根不敢相信,命令大案要案處民警再統計,要求審訊專家再審,結果仍然是6。4億。

一個嫌犯就虛開出6。4億,這是什麼概念?

領導們被震撼到了,會見廳裡一片沉寂,能聽清他們的唿吸聲。

“從1996年6月至案發,另一名嫌犯錢躍冬,共騙購增值稅專用發票52本,採用各種非法手段,在半年多時間裡共虛開價稅合計1。2億元,給國家造成的稅收超過1千5百萬。此外,由他妻子單獨虛開的價稅合計近7000萬,至少造成國家稅收損失1千萬元……”

一一彙報完幾名主犯的虛開金額,等領導們消化完這些駭人聽聞的數字,韓博再次回到一些東華縣幹部以權謀私、助紂為虐的話題。

“與東華縣國稅局稽查大隊長顧尚榮狼狽為奸、一起徇私舞弊的還有東華縣檢察院稅檢室副主任陳利明。從1995年12月起,他夥同顧尚榮截留納稅保證金,私設小金庫,侵吞私分。

早在1995年8月,稽查大隊在查處一起虛開增值稅發票案時,扣押某企業一筆保證金。後案件移送,卻有25萬元無法退還企業。顧尚榮就與該企業私下談妥一筆骯髒交易。

那25萬元錢算企業‘贊助’,作為補償條件,由他給這家企業虛開增值稅發票。於是,他與陳利明策劃,讓陳利明在過去查案時扣下的空白增值稅發票上,虛開價稅合計567萬元,以國家稅收損失80多萬元的代價,換來僅僅25萬元的‘贊助’。”

涉及到幹部,當這麼多領導面,在如此嚴肅的場合,沒確鑿證據他是不會亂說的。就算年輕氣盛,口無遮攔,他的領導也不會允許他彙報捕風捉影的事。

正如領導們所預料的一樣,這件事有確鑿證據,因為涉案企業老闆就是已落網的一個嫌犯。

原來是一個經營業績尚可的企業老闆,但在鉅額暴利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