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4部分

增長,中國反貧困取得了舉世公認的成就,中國的絕對貧困人數大幅度下降。西方大多數觀察者也相信,中國過去多年的經濟改革和增長,給絕大多數的絕對貧困者帶了極大好處。但是,還應看到,由於社會與經濟的不協調發展,由於社會政策的缺位等原因,由於政府對公共事業的不重視,中國現階段絕對貧困人數下降的趨勢開始減緩,在有的年份甚至出現反彈的情形(見表3,略)。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中國社會主要群體弱勢化趨向(8)

相對貧困的主要特徵是社會的“相對剝奪”。相對貧困現象主要是由社會經濟資源佔有與分配的不公正造成的。相對貧困與相對剝奪感之間有著高度的相關性。在相對貧困的基礎之上勢必會產生相對剝奪感,而相對剝奪感則會強化人們對於相對貧困的感受。具體到當今中國社會,大多數群體有著一種比較深切的相對剝奪意識,涉面比較廣泛,特別是社會的主要群體如工人階層和農民階層。從表4(略)中我們可以發現,在中國現階段的城市,幾乎所有的社會階層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相對剝奪感,就連權力階層和專業階層也不例外。不過在城市所有的階層當中,社會的主要群體——工人階層在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方面相對剝奪感的程度是最高的和次高的,差值分別為和。這種現象為中國1949年以來所僅見。

(二)勞動權利的維護處在十分弱化的狀態之中

勞動權是勞動者最為重要的權利之一。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基於不同的經濟利益取向,工人與企業管理者之間必然會發生種種糾紛和衝突。所以,在現代社會和市場經濟社會中,對於勞動權的維護問題便成為工人階層極為關注的一件事情。尤其在中國市場經濟社會的初期,由於法制的不健全,由於不少企業管理者為追求超額利潤而過分地損害工人的利益,因而工人對於自身勞動權利的維護也就成為十分重要的事情。

從各級勞動仲裁部門受理的勞動爭議案件的情況這樣一個側面,我們可以瞭解中國近年來工人維護勞動權利的情形。據1998~2003年《中國統計年鑑》,從1997年到2002年,中國的勞動爭議受理的案件迅速增多,每年的增幅在10%以上,短短的6年當中,即從1997年的71 524件增加到2002年的 184 116件,其數量增加了1倍以上。在勞動爭議受理的案件當中,佔第一位的是由勞動報酬引發的勞動爭議,其百分比為,佔第二至第四位的分別是由保險福利、解除勞動合同、終止勞動合同所引發的勞動爭議,其百分比分別為、、。

在勞動糾紛迅速形成、工人的勞動權利容易受到侵犯的時期,特別需要以維護工人基本權利為己任的工會組織出面同“資方”交涉、談判,對工人進行幫助,提供有力、有效的支援。但是,恰恰在這樣一個時期,工會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在不小的程度上出現了“缺位”的情形。表5(略)說明,就絕對數量而言,20多年來工會組織有了明顯的發展:工會基層組織的數量從1980年的萬個增加到2003年的萬個;工會的會員人數從1980年的6 萬人增加到2003年的12 萬人;工會的專職工作人員從1980年的萬人增加到2003年的萬人。但是,從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就業人員參加工會的狀況來看,則是很不樂觀的,工會會員在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就業人員總人數中所佔的比例卻從1980年的46%逐漸降至2003年的33%。這表明,從覆蓋範圍來看,工會的影響面在減小。另外,還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從“質量”上看,工會組織的實際地位在降低,其功能在萎縮,發言權在削弱,在不少地方成為可有可無、有名無實的擺設。

由於工會等權利維護組織的不力和缺位,由於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識等原因,中國現階段工人階層(包括農民工群體)的勞動權利往往會受到侵害。從各類企業受僱人員簽訂勞動合同比例、拖欠工資情況以及加班補償情況這樣3個具有代表性的指標當中,我們可以明顯地看到這一點。國家某部委課題組2002年底對全國66個城市的城鎮勞動力(其主體部分顯然是工人)狀況所作的大型調查(20萬份問卷)顯示,各類企業受僱人員簽訂勞動合同的比例為,其中比例最高的是外資/合資企業(),比例最低的是私營企業();全國城鎮就業人員當中有8%的人被拖欠工資,平均拖欠工資額為2 228元;有高達的人加過班,而全部得到補償的人的比例只有,部分得到補償的人為,安排補休的人為,沒得到補償的人為(見表6,略)。可見,中國目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