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的規矩,如若某一天,楊錦麟沒有按時出現在螢幕上讀報,接替的人一定會首先報告楊先生的行蹤,何亮亮先生如此,楊錦麟在《週刊點點評》時的搭檔周瑛琦同樣如是。而楊錦麟也會在回來的第一時間向觀眾說出此行的感受,包括趣聞。
友朋情誼,榜樣力量……曹景行與楊錦麟(1)
一、一起走過的歲月
時至今日,楊錦麟依然經常提起,加盟鳳凰衛視,他特別感激的,除了老闆劉長樂、“ 院長”王紀言,還有一個人給了他轉行的勇氣、榜樣的力量,他就是曹景行。
曹、楊這兩位經常被觀眾、媒體戲稱為“ 老頭兒”的重量級人物,過往經歷、職業生涯驚人地相似。鳳凰的《時事開講》使得他們在螢幕上重新找到了對方,延續了他們過往的交情,也最終決定了他們的分野—— 一個是擅長接球、需要對手、無所不曉的知道分子,一位是對著空鏡頭、滔滔不絕的意見領袖。得益於鳳凰的再就業工程,他們的個性充分地展露並釋放了。
同樣出生內地,曹景行長楊錦麟六歲,倆人身上都烙有那個時代的鮮明標識。當年,兩個不同的家庭,被同一場政治運動裹脅,各自的命運也隨之改變;作為“ 老三屆”,倆人同在1968年下鄉插隊落戶,高中生曹景行去了安徽皖南的茶場,初中生楊錦麟則奔赴福建閩西武平。“ 文革”結束,恢復高考,1978年,他們幸運地成為一代驕子、超齡大學生,又偏巧都讀歷史,畢業分配分別去了各自的大學、研究所。也是在1988年,曹景行、楊錦麟幾乎同一時間到了香港,同樣以“ 新移民”身份,一切從頭來過——不斷地跳槽、變換角色,他們切切實實經歷著由“ 事業單位、樣樣有人包辦”到“ 個體勞動、無人理會”快速而徹底的轉變。
那時候的香港,大陸的學歷一概不予承認,老曹和老楊,說來也是內地名牌大學的文憑成了一紙空文,倒是過往多舛的經歷、積澱成為他們融入香港社會的名片。彷彿是不約而同,媒體這檔在香港被劃為“ 特殊行業組別”的營生,卻開啟了他們二人在香港的全新職業領地。
曹景行在香港的第一份工作,是為《亞洲週刊》做撰述員,原先在上海社科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打下的底子,有了用武之地,恰到好處地派上了用場。而此時的楊錦麟,除了忙於和朋友合夥公司生意上的事情外,也在為這家週刊撰稿。沒過多久,曹景行升任《亞洲週刊》副總編輯,後來又到了《明報》任主筆,楊錦麟則先後擔綱《快報》、《香港商報》的主筆。當兩人的高論漸漸在香港紙媒圈裡贏得名聲,生活也開始滋潤起來的時候,一次偶然的“ 觸電”,使得他們聯手做了件在當時看來是“ 了不起”的大事情,足以讓香港媒體同行們刮目相看。
香港是成就李嘉誠的地方,令無數人懷揣夢想。未曾有過半點電視經驗的曹景行,一度出任CTN傳訊電視中天新聞頻道總編輯。雖然,這段時間只有短短四個月,但曹先生直接策劃並親歷了一件大事的全過程——在全球媒體中最先報道鄧小平去世的訊息,而楊錦麟正是其中的一分子。
曹總編輯憑藉著自己的名望,延攬了不少資深的媒體人,就是在那個時候,楊錦麟被請到了電視臺演播室,以嘉賓身份點評時事、發表意見,有點類似他們日後在鳳凰衛視《時事開講》中的合作。對一些重大事件,做即時性的電視評論,在當時的香港也並不多見,他們的大膽嘗試最直接的回報就是收視率走高。
有關鄧小平去世,他們不僅最先得到訊息,最先發布,關於這一重大事件的影響,以及對大陸、香港問題見地頗深的曹景行、楊錦麟等觀察家的分析、述評,迅即透過節目傳播開去,引起極大關注。乘勢而發,他們一鼓作氣,馬上又製作推出了一檔專題,自我標榜,稱之為《我們喚醒了世界》,紀錄下這一系列報道的精彩過程,像模像樣地彰顯自我。氣魄?自戀?傲慢?坊間一時議論紛起,或許都有吧。無論別人怎麼看,反正這幫傢伙自己,的確過足了癮。
五十歲那年,曹景行一腳踏進電視這個行當,惟一的優勢就在於他從來不曾做過電視,這個聽上去不合邏輯的說法,被他後來的成功所證實——華麗而瀟灑的轉型,一份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擁有的幸運。
楊錦麟五十歲的生日禮物,也是電視,確切地說是鳳凰衛視贈予的。《有報天天讀》,2003年1月間,楊錦麟第一次以新聞DJ身份亮相熒屏,在強調個性化、個人風格化的鳳凰時事、資訊類節目中脫穎而出。
鳳凰衛視使得曹景行與楊錦麟再度相逢,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