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部分

讀的都是觀眾能看到的報紙。

喻國明評價:“ 事實上,楊錦麟讀報是以內容取勝,他利用體制差,開闢了一個對內地觀眾而言相對新鮮的視窗,在很大程度上利用了體制優勢。他在內容選擇上的優勢,就是他的獨有價值,也是他的讀報之真正魅力所在。”喻國明又說:“ 楊錦麟的個性化表達、點評、說話方式等都很獨特,而且有著跟自身積累有關的一針見血式的把握,也構成了他的讀報魅力。”

馬斌說:“ 新聞每天發生,各方說法不同,一樣的新聞,聽聽我的聲音。”重視對資源的再利用,並採納更為開放的態度去探索這種高效節約的製作方式。要將觀眾牢牢固定在自己的節目上,並不能一味單靠第一手的新聞資訊完成,而是利用第一手資訊,加以整合與運用。馬斌認為,電視讀報有“ 秀”的成分,得講究形式感,否則會給人帶來視覺疲勞。在觀眾眼中,他是一個有親和力、有個性的主持人。

面對電視節目盲目克隆、跟風而上的惡習,面對越來越多的讀報,楊錦麟想對這類電視報摘類節目提個醒:電視讀報類節目,不可能代替其他新聞節目的主體地位,只能作為對電視媒體自身新聞資源不足的補充。利用電視攝錄製作的電視新聞才是電視的獨特魅力,其產生的現場感、主動性、直觀性是其他媒體難以達到的。電視節目要始終重視原創新聞的份額和地位。如果電視新聞過多地開設報摘類節目,過多地實行拿來主義,無疑是捨本逐末。楊氏母版複製之後,內地電視“ 讀報”將何去何從。

五、“ 楊先生到哪裡去了”

新聞傳播理論認為,人際傳播始終是最為直接和有效的傳播途徑,而個性化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大眾傳播向人際傳播的迴歸,使得大眾傳播獲得了人際傳播的某些特徵和優勢。一個節目在觀眾中樹立一定品牌之後,觀眾對他總會有所期待,希望從再創作中看到事件存在的另一面。

讀報並不是簡單的報紙資訊摘要,而是一種有包裝、有品牌的資訊產品,鳳凰的讀報節目一定是鳳凰牌的,不管資訊素材如何獲得、如何使用,但最終產品一定加上自己牌子,換上自己的組合思維方式,印上自己的節目風格。楊錦麟認為,國內清談節目的主持人大多沒有平面媒體從業經驗,表達的全是幕後人員的想法。他強調,主持人要有關於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積累和把握,對說什麼、不說什麼應該有一個價值標準,對怎麼說應表現出作為主持人的高度。新聞在於價值判斷,看問題要一針見血,並給人以力量和啟發。

“ 我是《有報天天讀》的忠實觀眾,真不明白為什麼鳳凰要把這樣一個有號召力和收視率的節目從中文臺拿下,箇中的緣由我恐怕能猜到一點,但是觀眾喜歡,這就是最大,這就夠了。真希望《天天讀》有朝一日能夠重返中文臺,重返13∶00,這可是午餐之後的精神食糧啊。”這是《有報天天讀》一度從中文臺轉移到資訊臺那段時間,觀眾中有代表性的聲音。還有觀眾同時做起楊錦麟的工作,來通道:“ 楊先生應該知道《天天讀》的魅力和威力,希望楊先生也能爭取一下,讓《天天讀》重返中文臺,滿足我們觀眾的希望。”恭維、拉攏兼利誘,無所不及。直到《有報天天讀》重返中文臺,這場風波才算平息。

為這種“ 非同一般的喜歡”佐證的是,某天楊錦麟外地採訪或休假,沒有出現在螢幕上,網上追問的帖子沒完沒了:“ 楊先生一來事務繁忙,二來懂得勞逸結合,大假照放,我很欣賞。我作為一個忠實觀眾,提一個小小要求,找一個合格的生產者。”這是刁鑽的;“ 觀眾利益無小事”,有的還“ 勸喻”他要他敬崗愛業。“ 楊先生去哪裡了?得知楊錦麟去美國度假,我坐在電視機前情不自禁的笑了,好多天的愁雲和疑雲隨你的出現一下子在我臉上和心裡化開了,在你失蹤的這些天,我得出一個結論,鳳凰讀報與楊錦麟共存亡。”

觸電的感覺真奇妙(5)

當然,有更多觀眾關心楊錦麟的身體,有人甚至關心上節目時茶杯裡是否真的有水。還有觀眾建議,把主持人旁邊的一盆假花換成蘭花、盆景。

對此,楊錦麟自己調侃說:“ 讀報節目興盛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老年人眼睛花又關心時事,有個人為他們讀報確實很方便。有時在某個問題的看法上會和他們有分歧,他們對歷史很瞭解,會引經據典地和我辯論。”

對於打探自己的去向,期盼他早日歸來的觀眾,楊錦麟每次回來都會給觀眾一個交代,宛如老朋友一般。

久而久之,《有報天天讀》有了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