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裝置老化,汙染嚴重,榆林鐵礦已經處於半停廠的狀態,人員大都被上級管理部門抽調到北江銅礦去了,只留下部分人員進行尾礦清理……”林一偉面露難色,卻是回答不上來了,李國良便把話把接了過去,簡要的把情況跟嚴寧做了介紹,他成經數年研究扶余鄉的地質情況,對榆林鐵礦的情況是如數家珍,張口就來。倒是解決了林一偉的難堪。
“嗯,榆林鐵礦,還是有繼續開發價值的……”透過幾天的接觸,嚴寧對李國良的瞭解逐步加深,這印象也越來越好,純粹是一個技術人,腦子裡裝的也都是工程生產的資料,沒那麼多彎彎繞,性情雖然木訥,但肚子有貨,一提起工作能說個滔滔不絕。
李國良這個性格卻是和省旅遊局的李少軍有得一拼,都屬於那種技術型的實幹派。不過李少軍機遇好,年紀輕輕的就上了副處。而且,憑藉著這幾年北江大肆發展旅遊業的大好時機,一展才華,受到了領導的好評,上升的空間很大,上回嚴寧到冰城,兩個人在一起吃飯時,李少軍又將赴黨校學習了,學成歸來,沒準就要上正處了,也算是年輕有為了。
對於李國良、林一偉、初瑩這幾個被嚴寧抽調到水能辦公室的人,嚴寧有著更深的打算,無論這個水電專案能不能開展下去,都要藉著這個時機把這幾個人拉起來,最不濟也得給他們幾個穿上個馬夾,提個副科級,特別是李國良和初瑩,怎麼也得安排個差不多的崗位,也算是自己對他們的投靠給予的一個安慰吧,其他書友正常看:。
盤山路蜿蜿蜒蜒,僅僅能夠容納兩輛車來往,老李開車很穩,認可慢一點,也要保證安全。這路跑了一上午,早就過了飯時,嚴寧二十多歲,身體消耗量最大,卻是最不禁餓的,走到半路的時候就餓的心發慌。不過自己是領導,可不好意思喊出來,而且既使嚴寧想找個地方補充一下能量也不行,放眼過去全是山頭,目光所及都超不過一千米,根本看不到一個人家,更別提什麼飯店、小吃店的了。
終於轉過了一道山崗,路邊終於有了人家。李國良告訴嚴寧,剛才翻過的那道山崗叫做臥牛嶺,過了這道山崗就算是進了扶余鄉,因此,有好事的人把扶余鄉稱做臥牛鄉,意思只要到了這裡就窩著出不去了。雖然是句玩笑話,但嚴寧卻深有同感,若不通上一條高等級的公路,這臥牛鄉的稱號卻是名副其實。
受路況的影響,嚴寧一行趕到扶余鄉的時候時間接近了下午一點鐘。由一事先沒有通知,扶余鄉的黨委書記張東盛下村調研去了,並沒有呆在鄉里。出面接待的是扶余鄉的鄉長魏**,一個三十五六歲的女鄉長。
縣委常委、副縣長親至扶余鄉,魏鄉長很吃驚,雖然跟嚴寧沒有直接的接觸,但嚴縣長的名頭,嚴縣長的威風,嚴縣長的狠辣那一樣都聽得魏**心驚膽戰。好在扶余鄉窮,離縣裡又遠,嚴縣長的威風再大也刮不到這大山裡來,可誰想,怕什麼來什麼,這嚴縣長居然不聲不響的摸到扶余鄉來了,這種突發事件讓一向不怎麼主事的女鄉長一下子沒了主意。
“不管嚴縣長來做什麼,這都一點鐘了,先讓食堂安排午飯是最重要的。另外,快點給書記打電話,讓書記抓緊時間回來,若是嚴縣長等的時間長了,書記還不露面,怕嚴縣長會挑禮。等嚴縣長吃過飯,再把會議室開啟,召集班子成員聽嚴縣長指示……”好在這有些潑辣的女鄉長雖然有些手忙腳亂,但很快的清醒了起來。穩定了一下心神,很是迅速的理出了頭緒,沒過幾分鐘就帶著滿臉的淺笑,把嚴寧等人請到了食堂。這個時候沒有什麼比吃飯更重要的了。
123、張東盛
123、張東盛
123、張東盛
在下定決心要把水電站專案抓起來以後,嚴寧就開始著手研究扶余鄉的情況,書迷們還喜歡看:。畢竟興建水電站過程中需要進行的徵地、移民、補償建設等後勤輔助工作,哪一項都需要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援,哪一項都需要本地幹部去抓好落實。扶余鄉黨委書記和鄉長成為了嚴寧研究的首要物件。
扶余鄉黨委書記張東盛是榆林景中原擔任縣長時的政府辦主任,資格老,但年齡並不大,今年不過四十歲,能力水平都很突出。不過因為一點小事惡了徐東昇的姘頭周淑雪,被周淑雪懷恨在心,一個勁的跟徐東昇吹枕邊風。結果,徐東昇盛怒,頂著李慶隆和景中原的雙重壓力,硬是把張東盛拉了下來,直接發配到扶余鄉,這一呆就是三年多。
初時張東盛還想著走走門路調回榆林,可等到徐東昇先後當了縣長、書記,張東盛就知道自己想要再調回縣裡的想法是徹底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