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震來臨那一刻,他們有的根本就不在學校;有的在學校卻不在教室裡——不是在操場打球,就是在草地聊天,不是在小食點喝可樂,就是在路邊打遊戲;有的雖然人在教室裡,卻不是規規矩矩守在黑板前,老老實實坐在座位上,而是爬在窗前觀望風景,或在走廊玩耍打鬧,所以地震發生時,比誰都知道得早,比誰都跑得快……如此這般,反而逃過一劫。

例如,漢旺中學有個學生,父親早年去世,家庭非常貧寒,只能靠母親擺個水果攤維持生計。“”這天中午,他吃過飯後,沒有像別的同學那樣到教室用功,而是去了農貿市場,幫母親競購一點便宜水果,賺點錢好為他交納下學期的學費。本來他是可以按時回校上課的,但他買好水果走出店門大約一里地後,恍然發現對方多收了他五毛錢!這時如果他繼續往前走,完全可以準時趕回學校上課;如果返回去要回五毛錢,肯定耽誤一節課,還不一定要得回來。但在“五毛”和一節課之間,他選擇了“五毛”,結果如願以償。就在他返回學校的路上,地震了!教學樓垮了!同學死了!而他,卻毫髮無損,安然無恙。

例如,紅白中學有個學生,“”頭天下午放學前,他沒有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老師專門把他叫到跟前,一臉嚴肅地嚇唬他說,如果明天你再不完成作業,就別進學校的門檻了!結果,第二天,即“”這天,他還是沒有完成作業,從來不好好聽老師話的他,這天偏偏第一次聽了老師的話——他沒進學校的門檻,而進了一家遊戲廳!他從早上7點開始打遊戲,一直打到下午2點20分。這時,肚子告訴他,餓了。於是他起身出門,去買燒餅。一個燒餅剛拿在手裡,一下就被震落在地上!這時,他的同學都在教室裡,惟獨他在房子外,跑都不用跑。他突然想起嚇唬他的那位老師,慌忙跑到學校,可學校已經垮了,不少同學已經死了,嚇唬他的那位老師也被埋在了預製板下。他急忙衝上去救老師,可扒開預製板一看,老師的腦袋已經碎了,眼鏡躺在一邊,身後全是一攤血!

例如,北川中學初三5班有個學生,叫張聖,14歲。我在綿陽長虹培訓中心見到他的時候,已是地震後第十天了。張聖不是一個成天趴在課桌上死啃書本、埋頭做作業的孩子,他的最大特點就是喜歡看課外書籍,喜歡上網溜達,什麼都有點好奇。地震時他正坐在教室聽課,教室剛一開始搖晃,他就知道是地震了。當不少人驚慌失措不知所云時,他卻不慌不忙,從容地貼著牆邊從五樓平安地跑到了操場;當不少同學還驚魂未定時,他想起有10元錢還在樓上的一個小箱裡,於是第一次餘震剛過,他又衝到搖搖欲墜的樓上,找到那個小箱子,然後掏出系在腰帶上的鑰匙,開啟箱子,拿出裡面的錢包和四包泡麵,再隨手抓起一件衣服,平安地跑回了操場。本來往下跑的時候,他還看見了一床被子,想抱著跑下來,可拖了一下拖不動,就趕快放棄了。我問張聖當時心裡到底怕不怕?他說開始有點怕,後來就不怕了。我說為什麼好多同學都怕,你不怕?他說,大概是上初一的時候,有一天他聽兩個同學在唱自己瞎編的一首兒歌,叫《唐山大地震》,歌詞大意是:唐山大地震,震死很多人,有男人,有女人,還有兒童和老人……他聽了後覺得奇怪:地上震動一下,怎麼就會死人?而且還會死那麼多人?當天晚上他就到網咖去檢視,這一檢視,他不僅知道了什麼叫地震,什麼叫唐山大地震,還知道了唐山大地震死了24萬人;同時也知道了許多有關地震的小常識。比如大地震過後會有餘震,但餘震不會連續發生,上次餘震與下次餘震之間會有一定的間隔時間,等等。所以他不怕,敢第二次衝上樓去,拿回了他的10元錢!張聖說著,還掏出一個錢包遞到我的手上。我一看,錢包裡面果然躺著一張10元的人民幣!

鏡頭1 地震震出的問號(10)

同為學生,同在一個學校,同樣遭遇一場地震,結果卻是生死兩種命運。這說明了什麼?於是我想——不得不想,這些課本與生命,與死亡,與生存,與毀滅,與愛情,與理想,與歡樂,與悲傷,到底應該是一種什麼關係?在突發而至的大災難面前,這些課本和作業本的價值與意義究竟何在?在孩子們的思想觀念中,是知識高於生命,還是生命高於知識?是知識決定命運,還是命運決定知識?知識與生命,到底誰是老大?

5月22日中午,我來到平通中學。這天太陽很毒,毒得我全身冒汗。剛一走進廢墟,一股強烈的異味便撲鼻而來,我急忙戴上口罩。我很快發現,這所學校廢墟上的作業本比其他學校更多,有的地方甚至成堆成片。這是為什麼呢?我先從廢墟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