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那就太遺憾了。
雖然有著姬慶派到佔領區的軍隊駐紮,加上潛伏者的武裝勢力,佔領區反抗勢力可以說基本上被滅絕了。但是,零星蹦出來的效忠斯大林的人還是不少的。所以,佔領區並不十分安全。
姬慶與小張說了這一情況,對他說,如果去了,別太張揚,換身平民或者工人裝扮。小張雖然有些可惜,不能過去耀武揚威一下,但是也知道姬慶的建議是對的,同意了。
之後,姬慶陸續見了國內各個勢力政黨的代表,他們大多數武裝都不強大,所以支援兵力就沒提,不過商業合作倒是提了。姬慶現在佔領區還沒整頓完,所以這些暫時無法辦到,得等一段兒時間。
之後對於國內的情況,也是如對老蔣、小張同樣的回覆,那就是先對蘇聯,之後再考慮國內的情況。
對此,大家自然是喜出望外,看到姬慶不會吃獨食,未來聯合政府會有他們的份兒,他們自然感激的很。
從過去,到現在,以至於未來,絕對的權利只會是腐敗,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了的。所以,姬慶即使掌握著絕對的實力,也不會弄個類似獨裁的政府出現。未來的國家,只會是多政黨的聯合政府,具體結構,就是一個主導,其它的輔助、監察。這樣的國家,才能健康穩定的發展。
當然,為了不必要的內耗,具體還要制定相應的規則,姬慶可不希望出現一幫政黨打群架的情況。不能為了爭而爭,一切的爭議必須圍繞著國家利益,這是一切的前提。出了這個圈子,那麼就是國家和人民的敵人。
見完這些國內的代表,姬慶也接見了國外的勢力代表,比如英國、法國、美國、德國等等。
這些國家雖然樂於見到姬慶給予蘇聯打擊,但是也不希望姬慶藉此發展壯大。所以,他們希望姬慶適時而止。同時,他們希望姬慶佔領的地區可以交給國聯共同管理。
這幫鬼佬的嘴臉姬慶早就知道了,面無表情的拒絕了他們。這些國家的代表早就知道姬慶不可能答應,所以又提出了未來的合作計劃,主要是佔領區的工礦企業的。不過,這些姬慶也拒絕了,他花力氣打下來的,怎麼會便宜鬼佬。況且,他對他們根本就無所求,自然不會分肉給他們。
其實,這些國家只是看重利益,之前的建議他們想到了姬慶不會答應,這很正常,姬慶有著這個實力。但是後面的合作,他們怎麼看對雙方都是有好處的,他們不明白姬慶為什麼不合作,難道姬慶不缺資金,難道姬慶不缺技術?!
他們哪裡知道,姬慶早就靠著在各國的潛伏者,拿著印刷的各國貨幣,大肆購買著一切,收購著一切。大量的金錢,不僅緩解了各國的經濟危機,他們那些很多可能會扔掉的物資,也被源源不斷的運回到國內。所以,發展資金姬慶是從來都不會缺少的。
至於技術,還用說麼!他帶了完整的工業體系過來,這個時代的西方國家的所謂先進技術,那就是笑話。
所以,姬慶沒有任何用到這些列強的地方,自然不需要所謂的互惠互利的合作。
最後,那些代表都是一臉鬱悶和氣憤的離開了。至於之後那些國家如何反應,姬慶不會在意。
就這樣,時間一點點兒的過去,半個月後,蘇軍百萬大軍出了烏拉爾山,沿著大鐵路向著東方開了過來。
中蘇第二次碰撞,即將開始。
第二卷歷史拐點之九一八第八十三章大戰前
更新時間:2011…12…05
姬慶本可以把大鐵路沿線炸燬的,不過他沒有這樣做,所以蘇軍順利的開進,不到一週的時間,就開到了貝加爾湖畔,姬慶對面的另外一座城市。
姬慶這樣做,就是讓蘇軍蘇聯好好折騰一下,折騰的越厲害越好,讓他們先囂張一陣。然後,在一點兒點兒的磨死他們,打掉他們的所謂驕傲,讓他們無奈,困苦,進而絕望。估計那個時候,就是不用姬慶推進,他們內部的問題也會弄垮他們。
當然,推進還是需要推進的。不過時間上,姬慶要好等等,等到三省三十萬新兵一個月的突擊訓練完成了,進入了佔領區。姬慶這邊,才會徹底的打垮蘇軍,一路平推下去。
蘇軍在對面的城市集結了起來,雖然他們很納悶姬慶為何放任他們部署部隊,但是他們可不會感激姬慶,而是開始了各種工事的建設。當然,這些活都是當地的強壯力和軍隊一起來進行,婦女孩子老人已經撤離了城市,遠離了戰鬥即將打響的前線。
姬慶的位置和蘇軍的位置之間,可是距離百多公里,可以說與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