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甚至可能,都不用姬慶推過來,他們內部就會毀掉蘇聯。
這一切,斯大林沒有看到,很多人都沒有看到。在蘇聯核心部分,歐洲地面完好的情況下,斯大林信心很足,對姬慶給予他的恥辱,他必須討回來,否則,他乾脆就別幹了。對華宣戰,而不是對姬慶宣戰,其實就已經顯示了斯大林乃至整個蘇聯高層的決心。
這次,他們不僅要奪回失去的,滅掉姬慶,還會佔領蒙古、東三省,乃至更多的華夏土地。就是英國人、法國人出來,也別想阻擋住他們。北極熊,徹底怒了!
ps,熊出沒,注意安全!
第二卷歷史拐點之九一八第八十二章國內外代表
更新時間:2011…12…05
在忙碌的當空,姬慶也迎來了國內外的訪客。
南邊老蔣,作為國內名義上的最高首腦,在當前這種情況下,是必須派人過來的。其實,他最好是親自過來,但是某些原因的考慮,他只能派心腹過來,與姬慶談一下。
姬慶在部隊駐紮在貝加爾湖畔後,就回到奉天處理各種瑣事了。等老蔣來人到了之後,他第一時間抽空見了一面。
對方很客氣,不客氣也不行,姬慶的表現雖然很愣,但是也太猛了,無論誰也不得不重視。
他表達了老蔣的意思,一是對姬慶收回被俄國人佔據的土地表示祝賀,這是所有中國人的夢想,姬慶這方面足可光耀千秋了。不過,蘇聯也是不好惹的,畢竟蘇聯號稱幾百萬大軍,千萬大軍也是能拿出來的。如果可以的話,老蔣不介意派兵加入。
這是因為蘇聯都對華宣戰了,這種情況下,老蔣就想避開,那也沒了必要。而且,姬慶一路推進,已然大勝,這時候加入,雖然有些晚了,但是不也可以獲得一些戰爭紅利麼!老蔣也是人,利益方面不會不重視的。不過,他也知道這不太容易,畢竟直到現在為止,姬慶都一幅遊刃有餘的樣子,無論從兵力到物資,似乎都沒有緊張的時候。本來就迷霧重重的姬慶,更加讓人看不清了。
老蔣的第二個意思,是問姬慶對於國內的形勢怎麼看,雖然國家形式上有了統一,但是很多地區都是聽宣不聽調,而且,還有很多*勢力在抵抗著中央,著實讓老蔣頭都光了,操心吶。
他這個意思,就是看看姬慶的態度。畢竟現在怎麼看,老蔣都拿姬慶這個實際的軍閥沒有任何辦法。可以說,姬慶現在除了沒有公開反對老蔣外,比之那個讓老蔣頭痛的紅色勢力,更讓老蔣忌憚。不過,老蔣對此也沒辦法,姬慶超乎尋常的強啊,老蔣就是板上肉,如果姬慶想要當這個國家的頭頭,他也只能讓位。他過來問問,其實也有配合姬慶的意思,希望姬慶能夠留給他足夠的湯水。
姬慶明白了,對於老蔣的第一個意思,派兵麼,現在不需要,因為姬慶三十萬的新軍已經足夠了。再多,那就是白白的耗費物資和金錢。而戰爭紅利,只針對平民,老將這樣的財閥代表,還是算了。
老蔣的第二個意思,很正常,實力的差距,他不得不如此。不過,暫時姬慶還沒有整合國內的意思。一是國內勢力複雜,即使動作,也要花費姬慶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遠不如現在只有東三省這樣單純好管理。二來,整合國內姬慶必然會驅逐國外勢力,收回權益,到時候恐怕會直接面對所有的列強。現在看來,還不是時候。
這些考慮加在一起,姬慶回了老將的代表,那就是他現在只是專心對付蘇聯。國內的事情,暫時他不考慮。不過,他有個期限,那就是對蘇戰爭結束後,他會邀請老蔣、國內其它政黨的代表,共同討論這個問題。
老蔣一直以來的思考就是攘外必先安內,姬慶的做法,完全相反。當然,這也是實力的差距導致兩人對外對內政策的不同。不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國家已經開始了改變,走向了強盛之路,雖然,這只是個開始。
老蔣之後,小張過來了。本來他之前派了代表的,可是思考一下,還是親自過來一趟,畢竟他與姬慶的關係,雖然沒有到推心置腹的地步,但是還不錯。
姬慶與小張在小張的大帥府的宴席上談了幾個小時,當然,也是與老蔣差不多的問題,姬慶都做了回覆。小張本來就沒什麼政治野心,否則老蔣當初也不會放心讓他坐鎮北平了。知道了姬慶的意思,他很是期待未來聯合政府的建立,至於他的得失,只要他的公子哥生活不被打破就行了。
不過,臨近飯局最後,他提出了一個要求,那就是要到佔領區走一走看一看,畢竟那可是失去的土地啊,作為中國人,不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