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不覽,文物、典章、史書無所不習,三年而大有長進。
博士又薦其入守藏室為吏。
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書,汗牛充棟,無所不有。老聃處其中,如蛟龍游入大海,海闊憑龍躍;如雄鷹展翅藍天,天高任鳥飛。
老聃如飢似渴,博覽泛觀,漸臻佳境,通禮樂之源,明道德之旨,三年後又遷任守藏室史,名聞遐邇,聲播海內。
老子出世,周天寰宇凡擅觀天象者莫不知曉。
諸天聖人雖然不喜老子擅自違背誓言,插手凡間之事,但是也因為老子本尊還在大赤天,只是分身降臨,並且投胎轉世為人,不屬於道祖所禁之列,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蓋因為,老聃此時乃是一凡夫俗子,不具神通道行,不足為慮,況且老子也沒有周遊列國,遊說諸侯,未曾攪亂天下氣運,諸聖盡皆眼見而無視。
唯有珞珈山慈航道人知曉此事非比尋常,西周滅亡,天下進入了“春秋戰國時代”,這是中國文化‘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時期。
諸子百家紛紛走入世人面前,積極入世,推銷學說,意圖拯救天下蒼生,恢復秩序。
而日後貫穿中國整個封建史的儒家學派就產生在此時。
因此,慈航推算良久,只能知道老子出世,而不曉得孔子降生的玄機。
但知道其出生之地乃是魯國陬邑,於是縱起祥雲,出了仙山,直撲魯國。
慈航神念橫掃十方,牢牢盯著魯國上空氣運變化的情況,意圖尋找到孔子。
但是,天機不明,慈航只能靜靜等待天象大變。
卻說,有一戶人家,祖先本是殷商(華夏族)後裔,故為子姓。
周滅商後,周武王封商紂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啟於宋。
微子啟死後,其弟微仲即位,傳六世至孔父嘉,後代子孫開始以孔為氏。
有後人孔防叔為了逃避宋國內亂,從宋國逃到了魯國。
其子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日後乃是魯國出名的勇士,先娶施氏曜英,生九女而無一子,其妾生一子孟皮,但有足疾。
可惜的是,在當時的情況下,女子和殘疾的兒子都不宜繼嗣。
叔梁紇為保後嗣香火,晚年迎娶顏徵在,時叔梁紇已七十二歲,顏徵在才十八歲。
顏徵在知道自己使命所在,於是到尼丘山向山川之神靈禱告求子。
當起回來之時,先是地面戊土之氣翻滾噴薄,而後祥瑞現身,一隻麒麟出現在家門口。
顏徵在望之驚異,遂牽起麒麟聖獸,拴在門口獅子石像上。
回家稟報丈夫,家人新奇,出門觀望,卻是麒麟不在,只餘繫繩。
叔梁紇大為懊悔,聽妻子所言,極有可能是傳說中的神獸麒麟。
麒麟者,仁獸也,牡曰麒,牝曰麟,龍頭、鹿角、獅眼、虎背、熊腰、蛇鱗。
家人都可惜之餘,慢慢忘卻了這件奇事,卻不料驚動了慈航。
在麒麟現世之際,慈航陡然察覺到一股祥瑞之氣無端湧現,氣息純正,浩大恢弘,讓人心生敬仰,於是循著氣息追尋而來。
一見孔家府邸,推算一番,知道此乃孔子出生之地,心中大喜,於是隱匿雲端,靜待孔子出世。
天降祥瑞,顏徵在遂有身孕,十月懷胎,誕下一麟兒,即為孔子。
由於孔子的母親曾去尼丘山祈禱,然後誕下孔子,又因孔子剛出生時頭頂的中間凹下,像尼丘山;故起名為丘,字仲尼(伯、仲、叔、季是兄弟行輩中長幼排行的次第,“伯”為老大,“仲”為第二,“叔”為第三,“季”為最小的。
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但是如果把姐妹也合起來排序,就以孟、仲、叔、季為序了,在兄弟姐妹中,居長的(大哥或大姐)為“孟”。所以孔子在家排行老2,字仲尼,但他哥哥的字是“孟皮”,而不是“伯皮”)。
孔母臨盆之際,其產房之上二龍駕雲而來,互相纏繞,瑞氣千條,霞光萬道,聖賢誕生,普天同慶。
慈航亦是心中震動,這麒麟和雲龍可不是人為,乃是天地感應,瑞氣化形而出,特地來慶賀一驚天動地之偉人誕生。
屈指一彈,留下一道神念,沒入孔仲尼腦門,卻是萬家典籍、玄門道法,結下善緣,日後自有用處。
多留無益,慈航望了一眼孔府,遙遙一稽首,而後駕起雲光,回了珞珈山。
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