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大量關於“主人翁精神”、“職業忠誠”、“學習能力”和“企業文化”等主題的文章問世了。
從《把信送給加西亞》中,Michael想到的不僅是“職業忠誠”,說“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而且反過來又想到,一個領導者絕不能只問員工“為國家做了什麼”,而要問自己是否值得“羅文”們的信任。如此一來,他把一本敘事極為簡單的書豐富化了。
《韋爾奇自傳》和《從優秀到卓越》是他此時最喜歡的兩本書,“無邊界組織”、“先人後事”等思想被他奉為指標。
2001年的明基迎來了自己的“策略轉折點”。Michael認為,一般當企業發展到一個區域性高峰的時候,通常也是到了事業瓶頸的時候。在這個關鍵時刻,企業往往面臨策略調整,如果掌握得不好,很可能就是企業衰退的開始;調整得好,則能推動企業向新的事業高峰邁進。而在企業高峰到來之前,明基已隱約看到消費電子熱潮到來的“策略轉折點”,於是,毅然採用自己的品牌,從DIY市場走向消費電子市場。Michael有關“策略轉折點”的初步思考,便源於這個階段的企業發展。
擁有自己的品牌之後,2002年的明基突然風格大變,從一個“平實”的“鄰家女孩”,變成又“酷”又“炫”的時尚女子。《這是一個感性營銷時代》和《文化力決定品牌力》等文章為這些變化提供了理論基礎。那時的Michael滿腦子充斥著如何激發員工差異化營銷創造力的想法,於是花巨資在企業內設仿“星巴克”區,建沙灘排球場,從而產生《企業裡的“星巴克”》這樣的文章。
2003年的明基從絢爛歸於平靜,進入一個痛苦的轉型期。產品線從DIY向筆記本等系統產品遷移,企業的組織、人員結構因此而變,而業務卻不能停頓,按照Michael的話說,是在高速公路上行走著換輪胎,風險很大。《資源重組是戰略轉型成敗的關鍵》等文章便是當時思考的沉澱。
走過2003年的調整期,明基調勻了呼吸,步伐相對輕快起來。Michael的神態多了幾分輕鬆,筆調也多了許多人文的色彩,《生命如歌》等美文便折射出他此時的心態。
可以看出,除了書和工作外,生活的點點滴滴都能讓他感悟“商道”: 從打橋牌,他想到每個人的競爭對手都是自己,要懂得用手中的牌,打出自己人生最佳的“打法”;從上下班的途中,他想到生命如歌,只有通曉張弛有序的節奏,才可以演繹美麗動人的曲子……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序三 內心宇宙邊界的追尋者(2)
我想這樣一本內容豐富、見解深刻、文筆酣暢的書,一定會給讀者帶來思想的啟迪。
是什麼能讓一個人的思想如此火花四濺呢?我常想。那就是,全情的投入,每時每刻的思考,每時每刻的探尋……而又是什麼讓人全情投入呢?“你的工作才是你生命的終極魅力所在。”Michael說,“如果你的工作是你生命的意義所在,如果你從事的是你熱愛的事業,那麼追求卓越就變成是順其自然的事情。”我想這就是答案,也是他追尋內心宇宙邊界的註解。
我們期待永遠追尋內心宇宙邊界的Michael,繼續產生新的心得,與大家分享。
(李雯:《SP/計算機產品與流通》雜誌副主編。)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前言 這是一個開始
從2001年開始寫專欄,不知不覺過了4年,一步一個腳印真是一點也沒有錯。一篇一篇的文章,伴隨著歲月的流逝,讓隨興的心得與感想,一點一滴地沉澱。涓涓細流,從腦海流向指尖,從小溪流成一條時間的河,流出一本書。
1996年,外派到祖國大陸,是我人生最大的轉折點。從臺北市古老的迪化街出發,在祖國大陸第一個夜晚入住上海市烏魯木齊路的上海賓館。有趣的是,烏魯木齊是新疆的首府,原來的名字就是迪化。從臺北的“迪化”到上海的“迪化”,讓我瞭解到這是從中國的一個地方,來到中國的另一個地方。一切是那麼的陌生,一切又是那麼的熟悉;從來沒有來過,卻又好像沒有離開過。
營銷的工作讓我在祖國大地上東奔西跑,從東北的酸菜火鍋吃到廣州的海鮮;從四川的麻辣火鍋,吃到蘇州的大閘蟹。俗話說“吃飽了,不想家”,營銷人員的天性是走到哪裡,就能融入當地的風土人情。四海之內皆兄弟。走遍五湖四海之後,使我這個從臺灣地區來的人,比內地大多數的人,更融入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