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讓清王朝的步履越來越蹣跚,慈禧太后早沒有垂簾聽政的威風,只知道保全自己的生命利益,哪顧得上百姓的存亡?政府的軟弱、帝國主義的猖狂使得百姓深浸水火之中,生活疲憊不堪。這時,社會上的有識之士看到了社會的隱患,決心以自己的努力和血汗來換取新的中國、新的生命。其中,以康有為、梁啟超為首的立憲派和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派成為其中最強的兩股勢力。
國難在即,民族存亡迫在眉睫,社會上要求改革、要求維新的呼聲越來越高,為了平息國人憤怒,挽救清廷,慈禧太后開始走出維新的腳步。在1901年後的幾年來,清政府陸續頒佈了一系列改革法令:派遣留學生,建立新式學堂,建立新軍,大力發展工商業……這些措施的實施,使得社會經濟邁出了新的一步,中國教育的面貌也開始泛起紅暈,中國社會似乎將呈現一片生機。
“新政”的頒佈讓立憲派倍感光明,梁啟超也頗感振奮,開始為維新的前途奔波。“新政”頒佈後,梁啟超發表《警告當道者》一文,以1628年英國國會軍起義的歷史警告清政府,要以查理一世為戒,以免引起國民震怒。他要求若改革就要從民眾出發,實行真正的改革,進行徹底革命。隨後立憲派利用《新民叢報》作為基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