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更重要的是,我們想避免核戰爭的風險。

參謀長們及其僚屬在各種場合提到核戰爭的可能性,並表示可以接受核戰爭的風險,這使總統和我感到震驚。撇開核打擊所引發的道德問題不談,向擁有核武器的對手首先使用核武器無異於一種自殺行為。我不想誇大參謀長們的觀點所包含的風險,但我認為即使是災難性事件的低風險也應迴避。一九六四年我們還沒有得到過這樣的教訓。我擔心我們國家和全世界今天仍未完全吸取這樣的教訓(因為這個問題對我們的安全極為重要,我在附錄中做了詳細闡述)。

十一月十九日,總統得到了進一步的報告。迪安·臘斯克告訴他,工作小組已開始集中研究三種選擇方案:一、在一定的基礎上談判解決問題;二、對北越加大軍事壓力;三、“介於二者之間”的策略是,對北越加強壓力的同時,與河內保持聯絡,如果河內希望如此的話。他向總統保證,我們不會竭力推動任何一種選擇方案,所以,總統可以自由地做出他認為對國家最為有利的決定。

十二月一日雖有陽光但天氣很冷,地下覆蓋著薄薄的一層白雪,這是冬季的第一場雪。到林登·B·約翰遜牧場過感恩節的林登·B·約翰遜總統已經返回,要與他的越南事務高階顧問就工作小組的建議做出決定。從西貢飛來的馬克斯威爾·泰勒和副總統赫伯特·漢弗萊的出席說明了會議的重要性。總統再次聽到了,關於南越政治形勢變幻無常的痛惜之言和失去南越將嚴重破壞我們的遏制政策的警告之詞。

工作小組提出了三種選擇方案(“在一定基礎上”談判解決問題的方案沒有提出來): 一.在無希望避免失敗的情況下繼續無限期執行現行政策。

二.對北越至南越的交通線和參謀長們提議的九十四個目標進行猛烈轟炸,迫使河內停止支援南方越共並進行談判。

三.逐步展開上述轟炸行動,目的相同,但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較小。

軍方人士也存在嚴重的意見分歧:參謀長們偏好第二種方案;馬克斯威爾·泰勒希望從第一種方案逐漸演變為第三種方案;威廉·威斯特摩蘭希望第一種方案再執行六個月。

會議召開前不久,中央情報局提交了對轟炸效果的評估報告,這使事情變得更為複雜。報告附和參謀長們的觀點,認為北越的交通運輸線和工業基地極易受到空中打擊。但中央情報局強調說,由於北越的經濟主要依賴農業和高度分散的大量村莊,可以做到自給自足,所以轟炸既不能給北越造成難以克服的經濟難題,也不能削弱河內向南方的游擊戰提供足夠人力物力的能力。中央情報局還指出,北越領導人認為西貢政府的垮臺指日可待,所以他們可能忍受大規模轟炸而不改變政策。

現在看來,我們當時向總統提出的選擇方案顯然充滿漏洞。我們沒有面對幾個基本問題: 一.如果在約翰·F·肯尼迪總統遇刺之時我們相信南越人自己就可贏得戰爭(這需要政治穩定),那麼是什麼因素使現在的情況不同了呢?

二.相信“猛烈的”或者“漸近的”轟炸計劃將迫使河內停止支援南方越共並進行談判的基礎是什麼?

三.假設能夠迫使北越進行談判,美國在談判中能達到哪些目的?

四.如選擇第二和第三種方案,在轟炸進行過程中需要多少美國地面部隊去保衛南越的空軍基地和防止南越軍隊的崩潰?

五.每一種方案將使多少美國人傷亡?

六.國會和美國公眾將對我們的選擇做出怎樣的反應?

不用說,林登·B·約翰遜總統頗感沮喪和灰心。他面臨的是極難應付的局面。他提出不少問題,談了不少意見。表露出了他的憂慮和絕望情緒。“我們能做什麼?” “為什麼不說‘是這樣!’”“我們有哪些資源?”“如果他們需要美元,給他們。” “算賬的時候到了。”“如果我高燒一百零四度,我不會打我的鄰居。我想首先與他和睦相處所以當我們讓厄爾·G·“巴斯”·惠勒出擊時,我們可能受到回擊。”

對最後這句話,馬克斯威爾·泰勒回答:“我懷疑是否河內有還擊之力。”

“在中國人湧進朝鮮之前麥克阿瑟不也是這樣說的嗎?”林登·B·約翰遜怒氣衝衝地說。

總統最後決定:“我想給馬克斯威爾·泰勒最後一次獲得政治穩定的機會。如果仍不奏效,我就和厄爾·G·“巴斯”·惠勒將軍討論(轟炸北越之事)。”他贊同分兩步走的計劃。第一步,對北越人進攻美國目標的行動進行報復性轟炸的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