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4部分

怪我給的擔子太重才好,所以啊,我勸諸位多留意一下,有哪些得意門生堪用,又有哪些人有著一技之長,可為人師表,到時候可為師長分憂解難,都趁此閒時,舉薦一下,也好為將來早作綢繆……”(未完待續……)

第十三卷龍盤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五百一十章較量

國武監的家底還算豐厚,不論是齊子平還是杜瞬卿,對於國武監的各項開支,都管的很緊。

而當他們掌管國武監的時候,也再無當年趙石初創時那般拮据。

不過,等眾人滿身輕鬆,笑意盈盈的交頭接耳著陸續告退,杜瞬卿就頭疼了起來。

他相信,不久之後,各人將賬目合一合下來,能笑出來的人,就不會太多了。

因為按照國公的說法,國武監那點家底能不能支撐下來,真的不好說,不定就要跟戶部張嘴。

不過,一直到趙石離開國武監回城,杜瞬卿也沒將相勸的話說出口。

當著那麼多人的面許諾出來的東西,想改也沒那麼容易,都說君無戲言,實際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趙石雖然不是君王,但出口成憲這一點,已經能夠做到。

一旦在許多人面前許諾了什麼,也就不是一兩句相勸之言能夠改變得了的了。

杜瞬卿明白這一點,也就不會去費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功夫,只能在之後的細節上做文章。

實際上,在趙石而言,花出去的錢才是錢,而國武監正值用人之際,怎麼籠絡人心,都不為過。

花光了家底?

國武監這樣的地方,本就是為國育才之所在,積攢家底又有什麼用呢?本就是花錢的地方來的……

當初困窘之時,還想著開源節流,如今嘛。也就兩說著了。

眼界不同。想法自然有異。不用多說。

離了國武監,趙石本來想到公主府歇上一晚,順便瞧瞧兒子,但不久就改了主意,帶著人便去了羽林衛軍營。

這些年京軍變化很大,自從離了羽林左衛,舊部四散,羽林衛也被拆的七零八落之後。趙石這裡說是不在乎,但心裡多少留下些心結,之後即便羽林衛軍權多數時候都還握在他的手中,也再未踏入羽林左衛軍營半步。

今日呢,也非是什麼心血來潮,而是……許是被他關的狠了,種七娘自從跑了出來,就沒了影兒。

之前太忙顧不上,現在估計能閒上一段日子……順手把撒了歡的妻子揪回去,也就順理成章了。

羽林衛軍營緊靠著國武監。因為羽林衛功大,在京軍整編中。又多多少少算是吃了些委屈。

所以,朝廷對待這支軍伍很是優容。

當然,其中也有對趙石一家間接的交卸京軍兵權給予回報的意思在裡面。

不管怎麼說,如今這座兵營雖也是之前京軍舊址,但處處可見新建之營房,佔地也很是不小,乍一看上去,與村鎮無異。

實際上,羽林衛兵員的數目,已是一減再減,鼎盛之期早已過去。

羽林衛的職責也是如此,西山陵寢,以及國武監的巡邏護衛,都在羽林衛職權之內,這沒了宮中宿衛之權,也就可以看的出來,羽林衛已經非是京軍之核心了。

世事變遷,大秦權力架構的變更,延及下來,也就造成了羽林衛的衰落之勢。

其實不光羽林衛,京軍各部都差不多。

從正德末年開始,京軍一連串的變亂,許是讓當今皇帝陛下厭倦了京軍的反覆無常和他們的無能。

所以,京軍整編時,有意無意間,下手就比較重。

實際上,相比之下,羽林衛還好上許多,到底有趙石這層干係在裡面,沒有做的太難看,所以羽林衛的日子過的還算輕省。

遊離於長安之外,麻煩事也就不多,還能時不時感受到皇帝陛下的信任,比如說之前動盪之時,就曾被招入京。

這個樣子的羽林衛,不堪什麼大用,但關鍵的時候,卻也不能輕忽視之,不上不下的,處境還算不錯。

趙石來到羽林衛駐地,實際上和到了自己家中沒什麼兩樣。

雖說這些年人事代謝,羽林衛中的舊面孔很難見到了,但羽林衛從上到下,可以不認得其他人,卻斷不會不認得晉國公。

時至今日,羽林衛說是晉國公府家兵,有些不準確,但也差不到哪裡去,這已經是一支渾身上下都帶著晉國公府印記的軍隊了,又怎能不認得晉國公府的主人?

沒遇一點阻攔,便入了羽林衛軍營,沿途上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