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所幻化出的一種二相分別的執著,本不存在這種虛妄的觀念。
佛陀對此反覆強調,要人們破除這種極性觀念的纏繞。六百卷《大般若經》的中心就是破除極性觀念的相對認識,而顯一相的非極性絕對真理,這亦是轉識成智的內容。破除極性觀念,莊子叫“莫得其偶”;泯滅了極性的認識,莊子稱為“道樞”。“道樞”者,非極性的一相之謂也!“道樞”的一相性、非極性喻似環中之位,不受二極對立存在的影響,像處環中,無端可見,無極可尋,故才能不受極性對待的“怪圈”制約,以“應無窮”的極性變化事物。這是極其寶貴的智慧認識,以無極性的“無”來對無窮的“有”;以一相的絕對來應二相無窮的相對。
莊子以絕對把握相對,以簡馭繁,佛陀叫“總持”,老子叫“道紀”。惠能講“動上有不動”,以不動觀動,就是處環中應對無窮。莊子認識到極性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