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怎麼深刻,怎麼長遠?

■ 面對當時必須拯救的世界,先秦諸子至少考慮了這樣一些問題。比方說,我們到底應該要一種怎樣的社會?我們到底應該要一種怎樣的制度?我們到底應該要一種怎樣的生活?我們到底應該要一種怎樣的文化?還有,我們到底應該要一種怎樣的價值觀念?這就是他們的反思。也就是說,面對當時的政治危機和社會危機,面對那四處著火的混亂局面,先秦諸子並不是急吼吼地端著一盆水就去救。他們還要想,好端端的世界,為什麼會起火?火勢為什麼會蔓延?怎樣才能真正撲滅?撲滅以後又該怎麼辦?國家究竟能不能長治久安?人民究竟能不能世代幸福?這才是他們真正要想的問題。對這些問題的回答,也才是他們留下的最寶貴的遺產。

繼承思想文化遺產,不能成王敗寇

□ 那麼,先秦諸子又怎麼回答這些問題呢?

■ 事情既然因“救市”而起,當然首先得弄清楚這個“市”為什麼要“救”,社會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也就是“為什麼會起火”和“火勢為什麼會蔓延”,等等。

□ 問題出在哪裡呢?

■ 也有不同看法。道家的觀點,是根本就不該有“市”。沒有“市”,也就不必“救市”。

□ 這個你前面說了。

■ 以後也還要再說。

□ 道家以外呢?

■ 道家以外,大體上是儒家認為問題出在人心,法家認為問題出在制度,墨家認為問題既出在制度,也出在人心。

□ 那他們的“救市方案”也不相同吧?

■ 當然。儒家認為問題出在人心,因此主張“安心”;法家認為問題出在制度,因此主張“改制”;墨家認為問題既出在制度,也出在人心,因此既主張“改制”,也主張“安心”。

□ 墨家好像全面一點。

■ 也很深刻。制度的問題在哪,人心的問題在哪,墨家都說到了點子上,很到位。但同時,先秦諸子中,最不成功的也是墨家。

□ 墨家為什麼最不成功?

■ 因為他們的辦法最不管用,也最用不得。

□ 這就怪了,怎麼會這樣?

■ 這隻能以後再說,我們這裡先賣個關子吧!你喜歡讀偵探小說嗎?偵探小說裡面的那些大偵探,都是這麼說話的。

□ 最成功的是誰? 。 想看書來

壹 拿什麼來拯救你,我的世界(4)

■ 法家。秦漢以後的政治制度,就是法家設計的。

□ 為什麼法家會成功?

■ 因為法家的辦法最管用。秦王國最後能一家獨大,秦始皇最後能兼併天下,靠的就是法家的主張。我們知道,當時最迫切的需要是“救市”。誰的辦法能解決問題,誰就吃香。所以秦始皇一統天下以後,就將法家的學說欽定為國家意識形態。

□ 但是漢武帝以後,國家意識形態是儒家的學說呀!

■ 實際上是兩家“共同執政”。儒家是公開的“執政黨”,法家是暗中的“執政黨”。

□ 這麼說,儒家學說也是管用的?

■ 不管用。儒家學說和墨家學說一樣,也救不了“市”。孔子周遊列國,孟子游說諸侯,荀子著書立說,然而誰都不聽他們的。為什麼?不管用嘛!有趣的是,在後世,儒家的影響卻是最大的。

□ 當時不香後世香?

■ 正是。

□ 奇怪!這又是怎麼回事?

■ 這是一個“秘密”,也只能以後再說。

□ 道家呢?

■ 秦始皇之後,漢武帝之前,曾經一度是“執政黨”。之後,就成為“在野黨”,不過是“合法”的“在野黨”,所以有時候也成為“參政黨”。他們的影響,僅次於儒家。

□ 道家的辦法管用嗎?

■ 也不怎麼管用。道家根本就反對“救市”,豈能管用?不過當真“崩盤”以後,就用得上了。比如西漢初年,統治者“貴黃老,尚無為”,便造就了“文景之治”。但如果要“救急”,也是不管用的。

□ 墨家呢,也是“參政黨”嗎?

■ 墨家最慘,變成“地下黨”了,影響也是最小的。

□ 如此說來,墨家最差?

■ 怎麼能這樣說?事實上,墨子對當時社會病症的描述最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