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部分

詞在英語中被譯成“Thank you”、“I’m grateful”或“I’m sorry”、“I apologize”。譬如在大街上,別人幫你揀回了被風吹走的帽子,這句話則是最合適這種場合了。當他把帽子歸還給你,出於禮貌,你要表達自己內心的不安——你會覺得“這個陌生人現在施恩於我,而我卻無法報答,對此我深感內疚。只有道歉才能使我好受一些”。“這並沒有結束”是日文中使用最多的道謝語。說這句話的意思是:“我接受了他的恩,接過帽子並不意味著恩情的結束。但我卻毫無辦法,因為我們是陌路人。”

。 想看書來

歷史和世界的負恩者(5)

在日本人看來,比“謝謝你”表達負恩心情的程度更強烈的詞是“受之有愧”,這個詞字面是羞辱、丟臉,表達的是“真難為情”和“感激”。15【15薩評:這類詞現在只用於書面語了,作為中國人,看日文常常可以望文生義,因為畢竟都是漢字。如我第一次和日本的供貨商打交道,他們發來的信函還是讓我暈頭轉向,“誠”也就罷了,滿篇的“畏”、“恐縮”、“辱”等等寫得駢四儷六,讓我讀得膽戰心驚,想我的前任不會是個惡霸吧?讓人家寫封信都這樣畏首畏尾的。後來,才明白日本人的意思不過是表示對客戶的尊重而已。】日文辭典對這個詞的解釋是:自己受到了特別的恩惠,而自己並不配接受這個恩惠,就會感到羞愧和恥辱。如果你使用這個詞,就說明你承認在受恩時感到特別羞愧,而這種羞愧(恥)感是日本人最難接受的。老派的日本店員在向顧客道謝時,仍使用“受之有愧”、“真難為情”,顧客買貨要求賒賬時也說這個詞。這個詞經常出現在明治以前的小說中。出身卑微的美麗姑娘如果被藩主選中為妾,她們會說“受之有愧”,意思是說:“我不配受到如此恩寵,對您的仁慈,我真是受寵若驚。”同樣,在決鬥中被政府當局赦免無罪的武士也會說“受之有愧”,意思是說:“接受您如此恩惠,我簡直沒臉見人了。我不該如此作踐自己,十分抱歉,我向您表示深深的謝意。”

以上種種說法詳細而生動地說明了“恩情的力量”,要比其他任何總結性的結論更能說明問題。人們在接受恩惠時的心情往往充滿了矛盾。在公認的社會關係中,人人都受到巨大的欠恩感的推動,竭力報答他人的恩情。然而,人們往往對欠恩感到難受,因而很容易產生反感。對於這種心態,日本著名的小說家夏目漱石16【16薩評:夏目漱石(1867~1916),原名夏目金之助,日本的小說家,翻譯家,也是評論家,有日本第一才子之稱,相貌似魯迅,文風似沈從文,代表作為《我們是貓》、《倫敦塔》等。夏目曾經留學英國,是日本當時的英文名家,所以他的作品不但帶有日本傳統的風格,寫法也易為英語世界所接受。可嘆的是夏目的文風雖然瀟灑,自己的一生卻並不瀟灑。他是家中幼子,因為是高齡產子,其母對他的出生感到更多的是“丟人”,如果不是他的姐姐憐憫,差點兒被扔掉。此後,夏目一生飽受神經衰弱、胃潰瘍、痔瘡等疾病的折磨,寫小說就是他為了對付神經衰弱才開始的,卻不料無心插柳。本書中提到的《哥兒》是他1906年的作品。夏目漱石姿容秀美聞名於世,現在日本一千日元鈔票的圖案就是他的頭像。】在他的代表作《哥兒》中進行了生動的描寫。小說的主人公哥兒是一位自幼在東京長大的青年,他起初在一個小鎮上教書,但很快就對很多同事感到厭惡,無法相處。但和其中一位年輕的教師相處融洽。有一次外出途中,那位稱做“豪豬”的新朋友請他喝了一杯冰水,價格是一錢五厘,大約是零點二美分。

不久以後,就有一位教師告訴哥兒,說他的好朋友在背後講他的壞話。哥兒相信了這位挑撥離間者的話,隨後又想起了那個朋友請他喝冰水時的恩情:

雖然只是喝了一杯冰水,但是接受這種人的恩惠,實在影響到了我的榮譽。不論一錢還是五厘,接受這種人的恩惠,我實在是死不安寧……毫無表示地接受別人的恩惠,就表明我將他視為一個體面的人,尊重他。我自己沒有堅持要為那杯冰水付賬,而是接受了他的“恩惠”並表示了感謝,這種感激是用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到的。我雖無權無勢,但我也有獨立的人格。要我去接受別人的恩情,還不如讓我償還他一百萬日元!

豪豬為我破費了一錢五厘,我覺得我對他的感謝至少值一百萬日元。

第二天,他把那一錢五厘丟到了他那好朋友的桌子上。因為只有結束了對這一杯冰水的恩情,他才能真正解決他們之間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