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一定會大書特書,八成也是一個不務正業的農夫!二人相貌中平,和豐神俊秀的司馬炎沒有可比性。嬴政的出身和人品雖和司馬炎不相上下,但嬴政統一中國大小百餘戰,用了近十年的時間,司馬炎則在一年之內一戰定天下!由此可見,司馬炎似乎是前無古人且極有可能後無來者的偉大帝王,當時的各種跡象也表明他會領導飽經苦難的中國人再造輝煌,他的王朝也會光芒萬丈千秋萬歲。
和劉邦、劉秀相比,司馬炎確然有更多似乎“高明”的見識。二劉在辛苦得天下後,仍然沒一刻放鬆過,終日戰戰兢兢如臨深淵,認為打天下不易守天下更難,有生之年一直不肯放開身心享受一下。
劉邦在當上皇帝后仍親冒矢石,討陳,戰英布,遠征匈奴,徵匈奴時差一點餓死,討英布時胸部中了一箭,最後就因箭傷復發提前見了上帝。劉秀得天下後仍勤奮自律,食無厚味,不好女色,裁減冗官,減稅減負,與民休息。二劉在天下大定後並非沒條件享受,或者沒有享受的嗜好,而是二人有更為深遠的智慧,對創立的王朝和自己的家族有強大的責任心,力求在有生之年盡心竭力加固王朝的根基,儘可能消除王朝內外的不安定因素,使辛苦打下的江山能夠延續儘可能長一點的時間。
司馬炎不愧是空前絕後的開國帝王,在創立統一中國的驚天偉業後應該幹什麼,此君與前輩有截然不同的想法:他認為天下一統,四境無敵,身為國家元首的他不用自尋煩惱,沒事找事,應該儘可能地利用眼前的優越條件愉悅身心,享受生活。人的一生如白駒過隙,時光稍縱即逝,不趁人生盛年及時行樂,等到“白了壯年頭”,再想找快樂就力不從心了……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享受生活的最好方式就是“醇酒和美女”,深諳享受之道的司馬炎對這兩樣“物事”也特捨得下工夫。晉國大軍征服吳國後,司馬炎對江南的戶口錢糧的興趣遠遠小於對吳宮館娃的興趣。按常理一個國家征服另一個國家後,第一要務就是統計戶口、澄清吏治和恢復社會治安,可司馬炎的第一要務就是敕令軍卒在江南朝野蒐羅美女。除了把供孫皓淫樂的宮女全數運往洛陽皇宮外,還在民間強搶了一大批美女北上“候選”。
司馬炎的宮女一下子膨脹到一萬多人!就算他夜夜幃帳不虛,一天換一個女人,也得三十年才能遍施雨露。就算司馬炎是金剛不壞之身,能夠在床上連續作戰三十年,輪到後面的宮女見駕時已成老太婆了!因為宮女太多,司馬炎眼花繚亂,每天退朝後發愁晚上去哪裡睡覺。一個善於逢迎的太監想出了一個歪點子,建議皇帝每日散朝後乘著羊車,隨意遊歷宮苑,既沒有一定去處,也沒有一定棲止,羊車停住哪個宮女門前,就賞那位宮女“一夜情”。
有位宮女為了早一天獻身皇帝,情急之下想出了一條妙計:在門戶上插上竹葉,地上灑上鹽汁,引逗羊車停駐。羊喜吃竹葉食鹽,走到門口自然停下來一飽口福。宮女遂出迎御駕,把司馬炎弄上床全身心侍候。司馬炎樂得隨緣就分,就和這位宮女相擁而眠。沒幾天宮女的妙計露了餡,其他宮女紛紛仿效,於是皇宮戶戶插竹,處處灑鹽……
至於吃喝玩樂,變著法子尋開心,司馬炎更是花錢如流水,把納稅人的錢不當一回事,常常在吃過山珍海味喝夠瓊漿玉液後身心俱泰,以至忘了當天是什麼日子。歷史上的任何一個開國皇帝在一統天下之後,因為納稅人增多,很自然就會想到減稅以收買民心。司馬炎滅吳後納稅人增加了一倍,可他不但沒減稅,還想盡花樣向老百姓要錢,甚至把官帽子拿去賣錢……
說句公道話,司馬炎除了恣情縱欲,貪圖享樂,對國家民族沒有長遠的責任心外,他本人的品格倒不失大度厚道,像亡國之君劉禪、孫皓,前代末帝曹奐,從皇帝寶座走下來後幾乎都沒受到什麼###,好酒好肉安享餘生。對於直言敢諫的臣子,武帝雖不能採納其言,但也不因對方當眾駁自己的面子而惱羞成怒。太康三年(282年),司馬炎在南郊祭祀上天和列祖列宗後,自我感覺特好,隨口問身邊陪同的司法部長劉毅:“朕與漢朝諸帝相比,可與誰齊名啊?”吃了豹子膽的劉毅居然不領情,給了皇帝一個軟釘子:“漢靈帝、漢桓帝。”
眾所周知,桓、靈二帝就是昏憒無能、開創中國賣官鬻爵先風的酒肉皇帝,東漢的鐵桶江山就是斷送在這兩人手裡。劉毅把一統天下、自詡英雄蓋世的開國皇帝比成這兩個現世寶,司馬炎的震驚和反感是可以理解的,但他也僅僅是震驚而已,沒有像別的昏暴帝王一樣給對方脖子賞一刀,而是問:“怎麼把朕與這兩個昏君相比?”劉毅回答說:“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