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剛到之前,從遼陽城外匆匆逃往東南方向時,便顧不得休息,命令全軍匆匆用了飯,就出城追擊而去。
當多鐸追擊到一處山腳之時,他見前方有一處狹長的地方比較險峻,成倒八字,由窄到寬,是個伏擊的好地方。
他便讓軍中探馬先行探路,剩餘部隊則降低行軍速度。
建虜的精銳部隊就是不一樣,多鐸雖然年輕,但也打多了仗,不管他如何恨明軍,打仗時卻還是很謹慎的。
那個碩託打的仗比多鐸還多,但他那時因為親眼所見明軍的人數,又一直追擊而去。加上和豪格之間的爭功,因此才不慎踏入了鍾進衛的陷阱。
從某種角度來說,碩託如果不是豪格的原因,說不定還不會死。
再說多鐸派出的探馬經驗也是很豐富,搜了一段距離便發現了不對。正當他們準備翻到路邊上的山上去查驗可疑的情況時,一陣鑼響,明軍的伏兵出現了。
第六百零九章 殺手鐧
一陣箭雨,走在最前面的建虜探馬算是賺了。每個人身上插上了無數的箭支,就算是刺蝟見了,怕也要自愧不如。
剩下那幾個幸運的建虜探馬連滾帶爬地滾下山坡,任務已經完成,再不滾快點,小命就要交代在這裡了。
多鐸一直在注視這邊的動靜,一見果然有明軍伏兵,當即大喜。他拿鞭的手往前一指,身後的幾隊建虜就哇哇叫地嚮明軍衝去。
他們都看到了遼陽城外的情景,也就能聯想到盛京內外會是一個什麼樣子。這個時候的這些建虜,雖然星夜兼程而來,身體已經疲憊,但他們卻感覺不到。可以說仇恨支配著他們,讓他們的精神亢奮。現在一見仇人,那是份外眼紅了。
明軍可能是被這些建虜一望無前的氣勢嚇到了,還沒衝入他們的射程,就紛紛開始射起箭來。這種做法符合這些老兵對明軍的印象,因此他們就更有底氣了。
當然了,他們因為都是打慣了仗的,知道怎麼仰攻為好。
當他們騎馬衝到山腳下,無法再用馬之後,紛紛翻身下馬。力大的盾牌手穿著幾層盔甲,舉著盾牌。雖然不可避免地會降低速度,卻能提高不少防禦。他們在前面擋箭,掩護同伴往上攻。
不能否認,這地勢對於明軍的優勢還是比較大的。由上往下射,基本上不用擔心反擊的問題,明軍射得很爽。
箭如雨下,不管是那些皮厚的盾牌手,還是那些仰攻的建虜,有不少人中箭倒下。但其餘的建虜,還是悍不畏死地往上衝。其中有些人身上甚至掛了不少箭支,還像一點事沒地在衝。
多鐸看得眉頭一皺,這樣下去傷亡太大了。他當即命令道:“明軍的攻勢太猛,必不能持久。傳令讓他們以佯攻為主,待敵氣弱,再猛烈攻之。”
命令發出後,多鐸又看了下地形。忽然心中一喜,他用馬鞭指著前方左側,對身邊的一個牛錄額真命令道:“你領本部人馬從那邊繞到坡上,突襲明軍。”
“是,主子。”那個牛錄額真馬上答應一聲,翻身下馬,領著他的手下往多鐸所說那側衝去。
多鐸又觀察了會戰場形勢,發現明軍的人數遠沒有自己的人馬多。在他看來,明軍此時正仗著地利在垂死掙扎而已。
他向後一招手,又派了部分弓箭手到正面去支援,同時也為側方迂迴的那個牛錄提供掩護。
山坡上的“盧”字大旗下,正站著登萊巡撫盧象升,一臉從容地觀察著建虜的動靜。
要是多鐸看到盧象升這樣子的話,怕是會心生警兆。畢竟盧象升是連皇太極都忌憚的人物,他不會看不出自己伏擊的企圖暴露後,最終會戰敗的結局。
既然盧象升能看出,卻還是如此不慌不忙,肯定是還有依仗,有殺手鐧,能反敗為勝。只是很可惜,多鐸看不到盧象升的臉色。
“中丞,半壺箭下去了。”盧二在一邊提醒道。
盧象升聽了只是點點頭,並沒有其他表示。仍然用望遠鏡看看稍遠處的多鐸,又看看在仰攻的建虜。
又過了一會後,盧象升才問盧二道:“迂迴過來的建虜到那了?”
早前一天的時候,盧象升就挑中了這處伏擊的地點。因此他不可能留了一條可以迂迴的路而不管,那地方根本就是他預留給建虜用的。
盧二一聽,便向邊上的一個親衛低聲吩咐了一句,那名親衛馬上就向那方向打出了手勢。
那條路的坡頂早就有人潛伏在那裡,一個觀察情況,一個專門聯絡中軍所在。
因此這邊的手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