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讓他不勝其擾,他深知為政的艱辛,不是這種誇誇其談的人所能應付,這樣的人,靠著一張嘴巴博得滿堂喝彩可以,可若是當真要做了官,多半就不成了。
謝遷莞爾笑了笑,他對葉春秋的行為也不甚認可,當然,這和自己的那位遠在南京的門生頗有關聯,那鄧門生已經修書來彙報了一些杭州的情況,無非是都司上下的人都已查辦,除此之外,不免要提及葉春秋了。反正……不喜歡就是不喜歡,說不出什麼理由。
反是李東陽客觀一些,不過李東陽素來心思深,面上的神情和心中所想並不一致,也跟著莞爾笑了笑。
“劉公,無論如何,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其實也算是出彩,終究是少年人,不必過多苛責,老夫……”李東陽捋須,含笑道:“在這個年紀的時候,怕比他還盛氣凌人一些,劉公勿怪。”
劉健喝著茶,老神在在道:“老夫並非是責怪葉春秋,只是覺得這朝野內外言行不一致的人多了一些,能始終如一的卻少。誇誇其談之輩多了一些,可是肯腳踏實地的卻是少。葉春秋能平倭,這是運氣,不過那邊報捷的奏疏,實在有點聳人聽聞了,老夫看著嚇了一跳,呀,這葉春秋怎麼瞧著有三頭六臂似的。”說到這裡,劉健苦笑搖頭:“歷來這種事,老夫見得多了,其實也是見怪不怪,只是好端端的一個功勞,偏生竟成了一齣戲文。”
正說著,有宦官道:“陛下請三位閣老入暖閣坐議。”
劉健三人面面相覷。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太子剛登基的時候,是學著先帝一日兩朝,過了半月不到,就說自己喪父,心中悲痛,於是改為了一日一朝,結果到了正德二年,又成了兩日一朝,現在更不像話,隔三差五就是說舊疾復發,開始還有理由,後頭索性連理由都不找了,一言不合就躲起來,就是這樣任性。
似今日這樣主動請劉健等人去暖閣議政的,卻屬於破天荒的事。
劉健打起精神,露出寬慰之色道:“噢,好極了,賓之、於喬,我等這就面聖去吧。”
三人匆匆步行到了暖閣,劉健有些吃不消了,被謝遷攙著進了暖閣,果然看見正德一身冕服,頭戴通天冠,精神奕奕的高坐等候,三人行了禮,朱厚照爽朗的道:“三位師傅不必多禮,快快請坐。嗯,朕這幾日腳疾好了一些,心中掛念著三位師傅,這些日子,都是三位師傅為朕分憂,讓朕得以好生養病……”朱厚照在這裡頓了頓,眼中掠過了一絲促狹,因為他看到三個師傅都露出憂心忡忡的樣子,似乎為自己的病情擔心,於是他不免有些得意,不管怎麼說,朕還是挺聰明的,三個師傅都被自己騙到了。
他接著道:“而今朕既然大體已經痊癒,也該見一見三位師傅了。”
劉健微微笑道:“陛下龍體康健,實是幸事。”他頓了頓:“陛下久未臨朝,近來雖然國家相安無事,不過……”
朱厚照立即便想打哈欠了,他忙道:“劉師傅,事要一件件的議才好。”他一面說,一面拿出一封書信:“先議這一件,今兒實在是稀罕,太稀罕了,你們看了就明白。”
劉瑾小心翼翼的拿了書信,送到劉健三人手裡傳閱。
(未完待續。)
第二百六十四章:抗旨(第一更)
劉健心裡堵得慌,方才還覺得這陛下收斂了一些呢,噢,原來是有的放矢啊,他拿起書信,不看還好,一看卻也是詫異不已。
“臣聞君命如山,卻又聽人言,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陛下下旨,加學生葉春秋以恩榮,學生感激涕零,轉念又思,學生何德何能,尺寸之功,竟也敢享祿位之厚,臣不敢接旨,非抗旨而不尊,實是心有難言之隱也……臣母出身輕賤,為人薄鄙,鄉人側目,族中尊長,亦多有微詞,而今陛下加封臣以厚祿,於臣來說,卻是寢食難安,臣只聽說,母憑子貴之言,而今臣之生母雖已過世……”
抗旨……
葉春秋抗旨了。
他居然不要封爵,不要祿位,振振有詞的請求朝廷封他的生母孫氏為夫人,當然……他還有一些不太合理的要求,那便是既是加封,只怕族中親長頗有微詞,畢竟這是行政命令,所以連兩面討好的法子也想好了,如果朝廷能夠再給族中的親戚一些好處,那就再好不過了,比如他還有個堂兄弟,叫葉俊才,嗯,素來好武,有一些氣力,若是能充入軍中,就再好不過。
這傢伙……
膽子很大。
而且臉皮還厚的可以。
不過劉健看了,老臉也不禁微紅,他方才還說葉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