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了動搖,很多青年發現“高階合作化不過如此”。加上很多地方發生災情,生產減產,於是大量農村青年不再安心農業生產,要求外出,其中多半是農村知識青年,很多還擔任著合作社的記工員、會計、生產隊長甚至社長等工作,有些是青年團員,在受災減產和城市、鐵路附近的地方,這種現象尤其普遍。他們說自己是“身在鄉里,眼在城裡,心在廠裡”,整天想辦法到城市找工作。 。 想看書來

一條可行的道路(3)

第二,動員工作本身的失誤也是不可推卸的,主管這項工作的人,從上到下,都只把精力放在將青年送回農村這一環之上,只要把人送回鄉,就完事大吉,再無人過問。人們大概以為,出現這種大批青年無處安排的危機,只是暫時現象,以後社會主義發展了,一切自然就會好起來,更多的幹部則只圖敷衍塞責於一時,根本不關心以後怎樣。

青年們面臨的具體問題有這樣幾方面,第一是無人關心和過問,把他們混同於普通農民,一些村幹部,將他們視為多餘的人物和負擔,任憑他們在農村苦悶彷徨。1955年7月7日,《中國青年報》發表評論《糾正不關心在鄉的高小和初中畢業生的現象》,提到他們接到不少回鄉青年的來信,反映團組織對他們關心不夠,有的甚至不管。如山西省潞安縣鹿家莊的5個高小畢業生談到:

回村後人們瞧不起我們,團組織不管我們,連家長也不滿意我們。想為大夥辦事,得到的卻是冷淡。去年做人口登記工作,李文安一不小心,表格填得不夠清楚,社裡會計就說:“憑你這兩下,還想當記工員!”我們不知道人們為什麼這樣對待我們?我們想成立一個學習小組,可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