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生,除了動員一部分從事工業生產外,也主要是組織他們去從事農業生產###黨組關於初中和高小畢業生從事生產勞動的宣傳教育工作報告(1955年),《中國教育年鑑》(1949—1981年),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4年版。。

對於1954年各省回鄉知識青年的具體情況,報刊公佈的數字是零散的。今略舉幾例:吉林省,應屆高小畢業生中,參加工業生產的有4750人,回鄉務農的有68776人,大多數在互助合作組織裡擔任各種職務。河南省,1954年高小、初中畢業生投入農業生產的有15萬餘人,另有13000餘人參加了鄭州專區舉辦的農業技術訓練班。又如華北,到1954年為止,已有大批高小、初中學生參加農業生產和互助合作組織,其中薊縣1953年、1954年兩年據不完全統計有1700餘人《華北大批高小和初中學生參加農業生產》,《人民日報》,1954年5月17日。;山西朔縣1953年曾有350多名小學畢業生參加生產。山東省,三年來已有30餘萬農村高小畢業生參加農業生產,佔三年高小畢業生總數52萬的大半,其中文登專區7萬餘名高小和初中畢業生中,在鄉的6萬名左右,絕大部分參加了農業生產。萊陽專區據不完全統計,1953年高小畢業生有34000名,其中24400餘名參加了農業生產《山東三十餘萬高小畢業生參加農業生產》,《人民日報》,1954年5月26日。。總之,從地區來看,大抵北方比南方為多;而從文化程度來看,是“大批小學畢業生,很少初中畢業生,甚至沒有高中畢業生”《人民日報》1957年4月8日社論《關於中小學畢業生參加農業生產》。。

一條可行的道路(2)

要統計這一時期回鄉中小學畢業生的準確數字,幾乎是不可能的。這不僅是因為缺乏統計資料,而尤其是因為這批人的流動性特別大,有人雖回鄉,並未參加農業生產,有的是回鄉自學以準備來年的升學考試,有的在當地找到工作,有的女青年後來又嫁到城市等等。然而不容否認的是,他們中的大部分確實投入了農業勞動,而且在互助合作運動中成為一支“可以依靠的突擊力量”。據###1955年在團中央召開的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大會上的報告:在現有的65萬個農業生產合作社中,有青年1�7億人,其中擔任社長、副社長、社務委員、會計、生產隊長、技術員等職務的骨幹分子有290萬人。據團中央辦公廳工作組印發的《萊西縣在鄉高小畢業生工作調查報告》提供,農業合作社的前景吸引著這批學生,在該鄉1954年畢業的3000餘名學生中,在合作社、互助組中任幹部的有783人,還有1335人擔任了宣傳員、教師、衛生員等。報告認為問題在於高小畢業生太少。萊西縣一共10餘萬農戶,按一個合作社(指初級社)25戶計,全縣應建4000多個社,以每個社平均設定會計、技術員、計賬員等各一名計,就需要20000多人,在合作化程度較高的鄉,高小畢業生已呈“供不應求”之勢。此外如吉林省舒蘭縣,1954年參加農業生產的3892名中小學生中,入社入組的有3789名,其中任社主任的9名,任互助組長的64名,任會計、記賬員的1789名;山東省榮成縣的198個農業社會計中,高小畢業生佔103人,等等。後來名聞全國的勞動模範呂玉蘭、周明山等,就都是十幾歲就當了互助組、合作社的幹部,徐建春更是典型的例子。

然而,將青年動員回鄉,未必意味著這場運動就獲得了成功。從直接效果來說,回鄉只是第一步,回鄉之後是否能夠鞏固住,才是更關鍵的問題,因為這不僅直接關係到青年能否在農村發揮預期的作用,還關係到今後的動員能否繼續順利進行。而正是在這個環節上,出現了諸多紕漏。

前面我們已經說過,當時的宣傳中最讓青年們動心的,是國家為合作化運動所描繪的遠景:“老是弄小農經濟,確是沒有幹頭,可是搞偉大的合作化運動,這就大有出息,大有幹頭了。”合作化至少帶給他們兩個希望,一是可以讓他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給予他們進一步學習技術和文化的機會;二是農村的面貌會很快得到改觀,生活會一天比一天更好。但回鄉之後,他們面臨的,卻是各種各樣的具體問題。

第一,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本原因,是合作化運動的發展並不像知識青年們想象的那般美好。從1955年下半年開始,它本身的種種失誤開始###,到1956年,南方各省中有的甚至已將合作社自行解散,使回鄉知青產生信心的立足點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