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2部分

一半的時間是黑夜,而隨時間進入十月,冬季來臨,氣候逐漸惡化,在高緯度的北太平洋海域,夜晚的時間正變得越來越長,航母的作用正在不斷被削弱。

“人類是不可能戰勝神明的!更何況是同時和五個邪神為敵!”

“那五個邪神是對美利堅合眾國傲慢自大的懲罰!”

“杜威總統瘋了,他在挑戰神靈的同時,還要和全世界為敵。”

失去了海軍的精、氣、神之後的美國海軍,已沒有幾年前牛皮哄哄喊出“要送邪神去見上帝”的志氣,有的只是希望這場“該死的戰爭”早點結束的厭戰情緒。民間如此,軍隊也是如此。這種情緒反饋到底層厭戰計程車兵身上,就變成執勤時翫忽職守,應付了事。

十一月份的時候,太陽落山得很早,升起卻很遲,漫漫長夜,正是“過時”的戰列艦出擊的好時機。

八日深夜九點,海上颳起了大風,風高浪大,到十點時,天上更下起了大雨。雨水一直持續到第二天凌晨快一點才靠停止。對於瞭望員湯姆來說,被迫在搖晃顛簸的瞭望臺上執守是個痛苦的苦差事。

緬因號戰列艦執行的是護航任務,他和另一艘蒙大拿級的姐妹艦俄亥俄號一起,聯連二十四艘驅逐艦和四艘巡洋艦,四艘護航航母,外加二十四艘運輸船組成運輸船隊,正在往基斯卡島運送補給物資。

這支護航艦隊規模並不大,護航航母也不多,主要原因是阿留申群島獨特的地理環境,密密麻麻的無數小島組成的島鏈,象踏腳石般地從東太平洋一直向西延伸到西太平洋,小島間彼此的間隔往往只有幾百公里。美國海軍收復阿留申群島已有三年,三年的苦心經營,幾乎每座島上都有一座甚至數座陸基機場。只要天亮,他的護航艦隊隨時都可以得到島基機場飛機的保護。

而到基斯卡島的這段航程,離他艦隊最近的島基機場,不過百餘公里,而且那裡還有支實力不弱的驅逐艦分艦隊駐紮。這四年來美國船廠製造了近八百條的驅逐艦,可以奢侈地在到處安排接應艦隊。而且他所走的航線,是阿留申群島的內側白令海海域。每天天黑前,各地島鏈的島基機場都會起飛遠端偵察機進行拉網式地搜尋,保證周邊八百公里海域不會有敵軍大艦隊出沒。

凌晨兩點,緬因號駛出雨雲帶,此時已風停雨息,天色放晴,抬頭望去,天上月斜斜地掛著一輪圓月,清冷地月光透過冰冷的海風落緬因號上,給十一月的白令海又增加了一分寒意。

1946年十一月八日,是中國農曆的下月節,即使農曆十月十五,正是明色明亮的好季節。

九日凌晨兩點半,緬因號上突然警鈴大作。

警鈴來自於外圍驅逐艦的雷達兵的報告,他們報稱發現大批可疑的目標,正高速逼近艦隊群。就象在緬因號上的瞭望臺上的偷喝酒的瞭望員湯姆,外圍執守的驅逐艦雷達兵,也晚也稍有些失職,他們直到偷襲者逼近到距其不足三十公里的距離時,才從雷達訊號上的異常發出警覺。

不過也不能全怪雷達兵們疏忽,逼近的刺客全是在距海面三十米的高度低空飛行。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良好的月色給了夜間低空飛行極好相助。而正在做貼海飛行的飛機,則是為了進行低空夜間偷襲戰而專門開發的夜間攻擊機:劍魚II型攻擊。

劍魚II型攻擊機,是艦靈出現後,英日兩國根據艦靈的特點,為配套艦靈的能力,特地開發的一款夜間攻擊機。

其最大的特點是,這“又”是一款,低空低速高效能的雙翼攻擊機。

原歷史位面,雙翼機從二戰開始就是被淘汰的過時貨,但這個位面,配合艦靈的長距離全場感知力,低空效能出色,適合夜間低空突襲的雙翼機,不但沒有過時,反而在林漢一家人這類不科學的存在手中,成為一款擲向對手的暗器。

1943奇襲舊金山成功後,嚐到甜頭的日本方面並沒有停止對雙翼機的開發,而在阿爾託利婭誕生後,受李華梅的委託,阿爾託利婭也鼓勵英國海軍加進來,英日聯手,開發出新一代雙翼攻擊機。

新一代的劍魚II型,發動機馬力高達1950馬力,掛載魚雷時,能以每小時四百公里的速度突防。比起舊式的劍魚型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為了提供該機的“隱身能力”以及防VT無線近炸引信,該機在建造時同樣儘可能地少用金屬材料,依舊使用落後的帆布蒙皮。

此番偷襲美國艦隊,是聯軍方面精心準備了數月之久的行動。共有三艘航母參予了此次行動。他們分別是日本的武藏號,英國的莫德雷德號,以及德國的薩菲羅斯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