柵欄為最多,包括糧食店的中和園、大柵欄西口的廣德樓、門框衚衕的同樂園等。
嘉道以前,旗人不得入園聽戲的制度執行得非常嚴格,嘉道以後,就形同虛設,寬鬆多了。但是旗人在清中葉以前沒有當票友的,也不允許和梨園行往來,而且形成了一種不成文的規矩,如果誰和梨園行往來,周圍的朋友便不再和他交往,這其實也是對藝人的一種輕視。但是到了後來,旗人不僅喜歡戲,而且自己寫戲、編戲,粉墨登場,甚至下海;很多有名的京劇演員都是旗人下海的,如德如、金仲仁,不但是旗人,而且是貴胄子弟,最後都下海,成為一代很有成就的演員。還有一些盡人皆知的名票,如載濤先生,在北京城人稱“濤貝勒”,由於得了很多戲曲名家的真傳,不僅自己能演戲,專業演員也去程門立雪,向他問藝。著名武生楊小樓演《安天會》的時候,很多東西也向“濤貝勒”請教。還有紅豆館主溥侗——侗五爺,也是當時的戲曲名家,旗人不能與梨園來往的規矩逐漸也就徹底破除了。
天橋在清代的時候也是一個娛樂很興盛的地方,後來經過幾次火災戰亂,逐漸衰敗了。天橋是很多撂地藝人的演出場地,如曲藝、雜耍等。也有一些小戲園,包括一些落子館;落子就是評劇,也叫“大口落子”。當時天橋地區在珠市口以南,而由於上述大戲園、戲樓都在珠市口以北,所以就有了道南道北的雅俗高下之分。在《天下第一樓》話劇中,學徒就是因為到道南看了一次“落子”,結果被掌櫃開除。當時北京諸如謙祥益、瑞蚨祥、同仁堂等大商號的學徒是不許去道南看戲的,去看往往被認為是甘居下流,不求長進,那些自認為比較高尚的市民自然更不會前往了。
對於演員來說,道北都是一些好的班社,道南則是一些末路或者窮困潦倒的同行,所以道南雖也有一些京劇或者地方劇種的演出,但穿著打扮之破舊可想而知;不過,像天橋“八大怪”、“雲裡飛”拿包裝紙做行頭,那是譁眾取寵。其實有很多劇團的行頭不僅破敗,而且演出也不是很規矩,比如上身穿著蟒袍,底下連彩褲都不穿,天冷的時候穿著棉褲就上臺了,水袖、衣領,白的變成黑灰色的,更是見多不怪;所以道南道北成為觀眾的分野,也成為演員的分野,最後混得很差的演員為了生計也不得不到道南演出,這是當時屢見不鮮的。偶爾也有演員從道南到了道北,能夠到一些正式的劇場演出,但相對來說比較少見。所以所謂道南、道北,是當時社會形態所形成的一種觀念,其中也不乏對貧困者歧視的色彩。
北京劇場的歷史記憶(6)
清代女人是不能夠到劇場看戲的。宮裡皇上或太后看戲的時候,后妃自不必說,包括一些等級比較低的嬪妃、宮女,也能夠跟著一起看;有些王府貴胄被邀到宮裡看戲,女眷自然可以跟從。王府觀劇或者官員府第在舉辦堂會戲時,女眷也是可以到場的,但都是男女分坐,不是男女混雜,為此也設一些女賓席位。女賓不能到園子裡看戲的規矩民國以後始破,但仍引起輿論爭議,當時比較守舊的人認為和女賓在一起看戲是對男人的侮辱,所以仍不願意和女賓在同一個劇場看戲。一開始是有些劇場可以,有些劇場不行,珠市口的文明茶園就是最早允許女賓入園看戲的戲院,後來逐漸放寬,但是男女要分坐。這其中還牽涉劇場結構的問題,一般城市平民的婦女沒有到劇場看戲的機會,一些地位高、大宅門的婦女,廊座或者池座自然不行,但可以坐在包廂裡看戲。直到二十年代初,男女分坐的局面才算徹底結束。
民國時期至1949年以後的劇場建設
民國以後的劇院,發生了突出的變化。1914年以後建了大批比較新式的戲院,相對舊式茶園,裝置條件有了改觀。最初建成的裝置最好的劇場叫做第一舞臺,現在知道第一舞臺的人已經很少了。第一舞臺在珠市口大街路北,它籌建於1912年,由楊小樓和另外兩位社會聞人共同出資建立,於1914年正式開業。第一舞臺以著火著名,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從它建造好的第一天演《鍾馗嫁妹》的時候就著了火,但火勢不大,當時有各種說法,有說是後臺吸菸引著的,也有說是地痞流氓故意縱火燒起來的,這把火影響不是太大,很快就修復了。到了1918年,第一舞臺又著了一次大火,這次火勢比較大,幾乎燒了劇場將近三分之一,當時楊小樓各方奔走,社會賢達出資,總算再度修成。然而,劇場1937年終於還是毀於大火,那時候已近盧溝橋事變,民生艱難,百業凋江南的忠王府戲臺,其形式與北京的倒“品”字舞臺別無二致敝,自然也就沒有能力再修,第一舞臺從此就從北